干净整洁的厂区、现代化的办公楼、随处可见的环保设备……走进亚新科工业技术(运城)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一期)(以下简称“亚新科基地”),如果不是厂房内传来的轰鸣声,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正在加足马力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亚新科基地项目是运城市“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汽车产业板块重大项目,也是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全新项目,项目自2021年筹建,于2024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
生产能力再提升
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坐落于绛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颇具规模的独立的中重型发动机缸体、缸盖毛坯铸造企业,主要客户为国内外著名发动机主机企业,国际客户主要有美国康明斯、美国卡特彼勒等企业,国内客户主要有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等企业,现有产能为12万吨/年。
“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订单量大,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产能,公司积极响应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政策,来到这里投资建厂。”亚新科公司工作人员韩龙飞说。
提升产能,可以说是项目的初衷。亚新科基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272.79亩,建设年产6万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和智能加工生产线,主要产品为10L到15L的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汽车零部件。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项目投资7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年利税可达5100万元,能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2024年以来,我们陆续进行试生产,并于11月正式投产,届时,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将具备年产18万吨的生产能力,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的中重型缸体、缸盖铸造生产基地,成为世界同行业排名前三的中重型缸体、缸盖铸造供应商。”韩龙飞告诉记者。
在铸造车间,砂处理、造型、熔化、制芯等工序,现场有序生产;在清理车间,工人仔细地对每一个铸件进行打磨、检验;在现代化的办公楼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紧张忙碌着……“现在的产能可以达到每个月3000吨到4000吨,因为正式投产不久,公司上到管理人员下到工人,每个人工作量都不小,大家加班加点忙交付,公司内部形成了一种‘奋斗者为本’的工作氛围。”韩龙飞说。
智慧程度再升级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慧工厂,从机械臂到远程遥控,智能终端在亚新科基地大显身手。
走进厂区,只听设备轰鸣着,合箱机器人、下芯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有序运转,智慧工厂驾驶舱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小时产量、合格率分析、原材料库存、设备指标分析等数据,为企业高效运行提供了数据依据。
“铸造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设备是非标的,也就是要根据我们的生产需求定制,设备要与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结合起来,从方案论证、设备选型到安装、调试,再到正式投产,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尽管现在已经投产,设备还需要持续优化调试,力求最大限度满足生产需求。”亚新科国际铸造(运城)有限公司设备维修部杨红杰说。
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是智慧化决策流程的支撑和基础。据杨红杰介绍,生产车间在配备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统一使用智慧管理系统。“现在使用的管理系统是定制的,经过很长时间的开发、升级,一边使用一边完善。系统能将所有设备联结起来,将设计、排产、物料、制造等功能包含在内,让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杨红杰说。
智慧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对人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造型工序的一名工人正在通过按钮操作设备,并在一天工作结束后在系统界面上填报生产数据。其他工序的工人也各司其职,人机交互完美上演。“以前是在纸上填报表,现在是在系统界面上填数据,工作方式改变了,数据信息更加标准化了。”一名工人告诉记者。
“使用智慧系统的目的并不在于减少人工,而是给人赋能。系统能够完成重复性、机械性的工序,最大限度给人减负,也能及时排查生产中的错误。但同时,全新的系统也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定期给工人培训,工人也自主学习,只有熟悉系统功能和界面,才能熟练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杨红杰说。
带动效应再放大
一个企业的带动作用,往往不只体现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上,也体现在带动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
在亚新科基地西南角的一间厂房内,几名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名工人在操控数控机床,一名工人进行焊接,两名工人一边查看模具磨损程度一边商量维修对策。“你看这个模具上面破损了一个角,看着破损不大,但维修起来得非常精细,不然就会影响铸件的外观和质量,可马虎不得。”一名工人指着一台模具告诉记者。
这几名工人都是宁波精挚模具有限公司的员工,他们维修的模具来自于亚新科公司的生产车间。“我们总公司与亚新科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他们研发、生产、维修模具。今年亚新科基地试生产后,我就从总公司来到这边。亚新科公司为我们提供厂房,我们则作为配套企业为其维修、维护模具,保证他们能够正常生产运营。今年刚到这边,产能还估算不出来,但整体感觉合作很顺畅,工作起来也比较舒心。”宁波精挚模具有限公司向经理说。
据韩龙飞介绍,清理车间的工序目前也由外包公司来完成,未来物流运输及其他配套服务公司也可能会入驻基地。更多企业集聚,首先带动的是就业。目前,亚新科基地共有员工300余人,大多来自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区域。企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容小觑。根据初步估算,今年亚新科工业技术(运城)有限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2025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2026年达到生产能力,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利税5000万元,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本报记者沈佳 本报通讯员李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