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传统年俗文化兴

  春节,这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梦,凝聚着中华儿女深厚的情感。每至新春佳节,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笑语欢声,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在这欢乐的背后,春节的来历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人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却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老婆婆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当然,传说为春节增添了神话色彩,但从历史看,其形成与古代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紧密相连。农业的时令、历法的规律,造就了春节这一重要节日,承载着岁月的沉淀与人们的期待,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
  在古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而春节正处于立春前后,标志着冬去春来、新的一个农业生产周期即将开始。因此,春节最初是人们庆祝春天到来、祈求丰收的节日。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春节的习俗不断丰富和演变。从早期的祭祀祖先、迎神纳福,到后来的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每一项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贴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更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挂灯笼,寓意着光明和希望,让夜晚的黑暗被温暖的光芒驱散;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象征着驱邪避灾,也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氛围;年夜饭,则是一家人的团聚时刻,丰盛的菜肴饱含着亲情和温暖;拜年,是人们相互问候、传递祝福的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春节不仅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无论身在何处,中华儿女都会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与亲人相聚。这种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传统的坚守,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如今,伴随时代的更迭与社会的进步,春节申遗成功,其形式和内容或许会有变化,然而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永远都不会改变。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心底永恒的温暖与希望。在每一个新春佳节之际,我们都应当怀抱着敬畏之心,传承并发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的光辉永远闪耀于中华大地。

梅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23期

  • 第2025-01-22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20期

  • 第2025-01-19期

  • 第2025-01-18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5期

  • 第2025-01-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