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这条生命的河,天地悠悠潮起潮落;唱起这首生命的歌,春华秋实耕耘收获。”当这悠扬婉转、动人心弦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大型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同名主题歌,宛如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推开了时光与文化交织的大门。
舞台正中央的银幕上,承载着河曲民歌与二人台非遗传承印记的历史画面,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文化长卷,缓缓铺陈开来。每一笔每一划,都饱蘸着岁月的深情,勾勒出往昔的繁华与沧桑。1月9日,北京保利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视听盛宴中。待旋律渐息,随后爆发出的掌声雷动,久久回荡在剧场的每一个角落,似要将这对艺术的热爱与敬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这热烈的掌声,绝非偶然。它不仅是对大型原创非遗音乐剧《大河长歌》精湛艺术水准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于文化振兴领域所取得斐然成绩的充分肯定。在这片黄河之畔的土地上,河曲县以文化为笔,绘就乡村发展新画卷。同时,这掌声也是对新时代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道路上所获丰硕成果的由衷赞叹。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宛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文化发展的漫漫征途,引领着无数文化工作者,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在广袤乡村大地上,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恰似这宏大叙事中一段深情且关键的篇章。通过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不仅能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大河长歌》在项目筹备之初,主创团队便确定了项目的全部歌词。这意味着,《大河长歌》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音乐剧,更是时代精神的传递者,是文化使命的担当者。
在整个创作中,以著名导演郎昆为核心的团队始终秉持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念,不断深入河曲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与以王掌良为代表的当地二人台、民歌艺术家促膝长谈,聆听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感受黄河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深厚积淀。他们见证了农忙时节,村民们在黄河边辛勤劳作的身影,也参与了节庆时,大家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这些真实的生活片段,都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让《大河长歌》的歌词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人性的温度。
从黄河的波澜壮阔中汲取力量,从乡村的质朴生活中挖掘素材,由云飞、任君阳演绎的《大河长歌》同名主题歌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为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乃至迈向文化强国的征程,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赞歌。而那回荡在剧场的掌声,不仅是对一部作品的赞誉,更是对新时代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期许。
黄诚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