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态

【生态论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吉县是黄河沿岸的一座小城,因壶口瀑布而闻名于世,因优质苹果而享誉全国。近年来,吉县依托苹果种植和壶口瀑布两大特色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逐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印证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深入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在各地生根发芽,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新路径。在实践中,各地已经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案例。有些地方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带动了农民增收;有些地方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还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生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两山”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等,为“两山”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另外,还需要加强区域联动和统筹协调,推动跨区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实现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共赢。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不断探索创新。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和“价值”。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做好“生态+”文章。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打造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培育以“绿水青山”为基础、转化增值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科技支撑也至关重要。加强数字技术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中的应用,逐步扩大数字赋能效应,拓展数字技术融合新场景,促进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的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绿水青山的产业化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打开“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我们携手共进,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共同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赵建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2-05期

  • 第2025-02-04期

  • 第2025-02-03期

  • 第2025-02-02期

  • 第2025-02-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