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泽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其磅礴之势,滋养着广袤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然而,随着经济飞速前行,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利用率低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同时,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多、产业结构偏重、大中型灌区农田退水、污水收集处理管网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水资源污染,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等情况,提出“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让汾河“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也是我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核心任务。
把握历史规律,算好长远经济账。“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从历史长河来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加强水环境保护,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则能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山西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该工程涵盖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等多方面内容,涉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及提质增效、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集约利用、农业农村污染防控、河湖生态化修复治理等十大类工程285个项目,工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然而从长远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泓清水入黄河”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与生活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提升区域竞争力,带动经济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清水入黄可减少河道泥沙淤积,确保黄河河道行洪通畅,降低洪水泛滥的风险,保障沿黄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区域经济安全发展。
把握发展趋势,算好整体经济账。作为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逐水而居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规律。历史的演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一泓清水入黄河”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例如,在农业领域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需要投入资金用于节水设备购置、农田水利配套完善等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可确保肥料随水直达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成本;可营造良好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成本。又如,在工业领域推广水循环利用系统,需要投入成本用于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后期维护等方面。但整体地看,水循环利用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冷凝水等回收处理后重复使用,降低水费支出;可以通过膜分离、离子交换等先进处理技术,回收废水中含有重金属、贵重金属及可利用化学物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吸引科技、文化创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把握时代脉搏,算好综合经济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鲜明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逐水而居”反映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人水和谐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一泓清水入黄河”的治理过程就是通过保护水资源筑牢发展根基,激活经济引擎,推动百业俱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自然环境孕育着无限的经济潜力。比如,汾河太原城区段经过系统的治理后,生态环境改善,周边土地增值,吸引外来投资,带动商业发展。优美的风景,加上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从而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税收,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再如,运城是汾河汇入黄河的最后一站,也是检验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最终成果的地方。“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后,针对运城涑水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随着涑水河流域水生态改善,当地农产品品质提升,特色种植业蓬勃兴起。“涑水葡萄”“运城梨”等品牌声名远扬,借助电商平台畅销全国。生态观光农业随之发展,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休闲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农家乐”“乡村民宿”等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从城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和提质增效到水生态环境智慧化监管工程,从农业农村污染防控到工业园区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集约利用工程,从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到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态答卷告诉我们,水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并非相互矛盾,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保护好水资源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又能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唯有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算好长远经济账,从长期利益出发,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算好整体经济账,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各产业、各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与影响;算好综合经济账,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方能以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就要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三晋大地更加美丽宜居,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山西贡献。(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排水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