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

从“等待求助”到“主动发现”

  “近期小李同学有家人患病住院,开支大幅提升,可以考虑帮他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小王本学期的成绩有所提升,与家长共同分析了情况,并鼓励该生继续保持学习状态。”……近日在一则关于某高校开展家访活动的消息中看到这两句话,颇受触动。
  多年前上大学时,领取困难补助需要个人提出申请,阐明家庭情况、困难程度等,有时甚至要把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私公之于众。如今,如上述高校一样,许多高校的助学理念已发生深刻转向。在家访活动等形式之下,高校通过实地观察、与家庭对话,得以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捕捉表格之外的真实需求——如小李突发的家庭变故、小王学业进步的动因,这些无声又贴心的举措,让帮扶从“等待求助”变为“主动发现”,从“经济帮扶”延伸至“成长关怀”,成为有温度的过程,而非冰冷的程序。
  困难帮扶不是终点,而是助力学生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愿高校能采取类似温暖的助学举措,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被看见、被懂得的过程中,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

撰稿李林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2-06期

  • 第2025-02-05期

  • 第2025-02-04期

  • 第2025-0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