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经

大同海关倾心助力打通外贸发展堵点——

让企业出海风帆更劲

  首次实现脱水红薯出口美国,货值超4万美元;干芸豆成功打入西班牙和德国市场;干制蔬菜时隔多年再次进入德国市场……2024年,大同市农产品出口货值累计达1.5亿元,同比增长55.4%。
  据大同海关统计,2024年,大同市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45.04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四。全年增速由负转正,较2023年增长4.2%。其中,进口7.3亿元,同比增长63.7%。大同外贸活跃企业达到105家,较2023年增加14家,增幅15.4%;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印度、欧盟贸易额分别为17.1亿元、15.8亿元和5.7亿元。

“平台+新业态”
增添新动能

  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过3年多的发展,正逐渐成为大同市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平台。2024年,海关总署增列的“6073”(保税物流中心国际中转货物)监管方式正式生效,此举旨在方便国际货物流转,客观反映保税模式国际中转业态发展情况,同时也为企业申报提供便利。
  大同海关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最新业态与本辖区内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帮助企业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同海关成立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发展工作专班,细化出台6条工作举措,以“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力图让新业态落地。
  “当时海关来给我们送政策时,我们确实很心动,因为保税国际中转业态和公司的业务高度匹配,但是怎么做、流程如何、海陆国际运输怎么衔接都是问题,公司内部意见也有分歧。”2月初,华远陆港(大同)跨境电商有限公司的关务人员周辉说。
  为打消企业疑虑,大同海关派出业务骨干现场指导,沟通协调进出境口岸海关,帮助企业理顺业务流程,把控各环节风险,于2024年2月顺利完成我省首票“6073”进出口业务。试点成功后,大同海关继续为企业后续同类业务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保障,有效提高企业的中转业务通关时效。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集货、引流作用和出口提前退税优势,大同海关为物流中心运营企业和辖区进口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利用物流中心保税仓储功能,逐步启动海铁联运、储能电池出口、化肥出口、冻肉进口等业务。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5批次、170.39万元的国际中转货物享受到“秒放”通关服务。2024年全年,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进出口额7241万元,同比增长3.4倍。

“保税+班列”
扩大“朋友圈”

  如果说开展保税国际中转业态是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企业承接海外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那么重启班列出口则是大同海关帮助企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商圈的强心剂。
  2024年6月,满载着110标箱的“大同—莫斯科”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大同平旺火车站,标志着大同市时隔3年再次成功开行中欧班列。大同海关通过“中心集货—入中心退税—快速通关—班列出口”方式,为班列出口提供便捷通关服务。结合班列出口集货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预约通关、预约查验和即报即检等服务举措,实现企业货物快速通关。辖区全年监管开行班列4列,货值累计达6828万元。其中,第二列班列搭乘的吉利牌汽车为我省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出口燃油汽车。
  班列出口将大同市交通便捷、集货容易的优势发挥出来了,但是华远国际陆港(大同)集团有限公司口岸部经理苏俊又为另一件事犯起了愁:“班列的发行计划有限,铁路的出口运力优势很难完全发挥。”
  为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大同海关多次派员外出学习调研,学习其他兄弟海关的铁路出口方式和渠道,积极参加大同市政府组织的业务协调会,立足海关职能建言献策,与企业密切沟通对接,商讨确定采用海铁联运“一单制”出口方式作为班列出口的运力补充。
  “2024年,大同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17.1亿元,同比增长7.3%,是我市外贸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将继续落实好海关监管服务政策措施,全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同海关关长梁建玉说。

“纸黄金+农产品”
提升附加值

  大同市地处雁门关外,冷凉的气候造就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我们以前出口过番茄酱,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停产了,最近好不容易联系到海外客户可以复产出口,但是公司已经没人会做原产地证书了。”1月底,中龙(山西)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赵慧敏说,这货物不发出去我睡不踏实啊。曾经的出口“老队员”遇到困难,大同海关第一时间联系到企业关务人员,耐心讲解出口前产品预审、自主打印功能开通和原产地证书填制规范,仅用时一天就完成了所有业务办理流程,终于赶在春节前帮助企业拿到原产地证书,随货物一起远航南美市场。
  大同海关因地制宜大力扶植培育辖区特色农产品出口,通过推广使用原产地证书这一“纸黄金”,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降低产品在目的国的进口税率,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叠加海关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和智能审核两大惠企政策,辖区农产品出口企业申领原产地证书基本实现了全程无纸化,签证时长大幅缩减,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
  在此基础上,大同海关瞄准产业链高端,成立供港澳活牛业务推进工作专班,先后派员3次对拟开展供港澳活牛业务的企业进行前期指导,全力支持大同市出口农产品产业由初级植物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动植物复合产品出口转变。
  近年来,大同海关助推干黄花、冷冻黄花出口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实现全省首批脱水红薯出口美国、首次干黄粉虫出口丹麦。2024年,“大同好粮”干芸豆、干扁豆、苦荞粉、干制蔬菜、冻玉米等出现在西班牙、比利时、德国、荷兰等12个国家的消费者餐桌上,出口货值1.5亿元,同比增长55.4%。一幅欣欣向荣的外贸出口画卷正在晋北大地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孟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 第2025-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