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创新

【新观察】看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低碳试验

  • 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从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管理、零碳制造、零废弃等方面探索切实可行的零碳园区技术路径和产品,为各种绿色低碳技术提供研发、中试和应用场景。

  • 把废旧油桶改造成时尚现代的户外桌椅,是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一个碳减排探索。

  • 园区内集无人售货、手机充电于一体的多功能太阳能公共座椅应用后,深受人们喜爱。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各类产业园区1.5万余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31%。目前,我省各类产业园区尚无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标准、技术路线图和实施路径,也无碳中和园区的建设经验,特别是从低碳技术到应用场景落地,推进过程困难重重。因此,要实现我省各类产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走进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记者惊喜地发现,各种低碳技术的应用实践案例数不胜数,一些耳听为虚的创新理念在这里已经变成眼见为实的应用场景。

    太阳能+土壤储能
    在春寒料峭中感受零能耗建筑样板间里的温暖

      新春时节,室外冰天雪地,但在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零能耗建筑样板间里,室内温度能达20多摄氏度,处处春意盎然。在这个零能耗样板间里,既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片,看不到任何供暖设备。该园零能耗项目技术负责人徐侃告诉记者,这里正在进行建筑零能耗试验,目前已进行近一年时间。
      徐侃介绍说,他们采用的这个零能耗技术是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创新的。该技术采用在屋面、墙面和地面埋设冷热循环管线,形成建筑物的温度屏障系统,通过数学模型及算法进行智能化控制,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将太阳能和地下土壤温度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状况实现冷热循环交换,无需其他辅助制热及制冷设备,实现全年室内气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样板间面积近400平方米,每天供暖用电量只有4千瓦时,完全依靠太阳能发电提供,实现了建筑的零能耗。每1000平方米建筑,每年供暖和制冷可节约用电近2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近200吨。
      采访中,山西碳谷低碳产业研究院总工程师许恒智告诉记者,建筑物运行期间能耗最大的部分是供暖与制冷。2024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据统计,2021年,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3.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1.6%。因此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的超低能耗甚至零能耗,是未来建筑业绿色升级的重要方向,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这个零能耗建筑样板间的应用案例非常有意义,将为我省乃至全国建筑的绿色低碳节能推进,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技术目前已经获得多项专利,申报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产业园区、高铁站、酒店、学校、博物馆等场景,已经在山西、北京、辽宁、广东、新疆等多地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多个项目进入设计阶段。

    小型化太阳能应用
    让低碳成为随处可见的生活时尚

      近年来,随着我省“双碳”行动计划的实施,如何增强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使用到身边的绿色低碳应用实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支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
      记者在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园区看到,从集成了视频监控、园区广播、手机充电、一键报警、广告牌的多功能太阳能路灯,到集成了手机充电、自助购物的太阳能座椅;从太阳能全封闭智能垃圾箱,到太阳能道路指引牌,再到太阳能楼号牌;从太阳能发电到太阳能热水,园区里的各种小型太阳能应用案例数不胜数。
      山西双碳经济学会联合体秘书长孙红霞告诉记者,太阳能路灯无需连接市电网络,降低了电路铺设和电费支出,保证了夜间的安全性和可视性;太阳能座椅可以通过自带的光伏板为手机充电,减少了公共区域内的电力消耗。这种小型化、多功能的太阳能应用,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充分体现了减污降碳的绿色理念,充分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现代化和宜居性,也为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可以激励更多的设计师、工程师和企业家探索新的可能性,开发出更多适合不同场景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和服务。
      记者看到,时尚实用的多功能太阳能公共座椅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的坐在上面休息,有的正给手机充电,有的通过自助售货柜购买零食。员工小王告诉记者,这个太阳能座椅不仅颜值高,还很方便,可以随时为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还配备了自助售货柜,很喜欢这种绿色低碳和多功能的设计,希望这种绿色节能的设施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废物资源化利用
    用美的元素提醒人们更加珍惜身边的资源

      废物利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促进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整个产业链条上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经济系统的韧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有效减少各个行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构建绿色低碳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但是如何做好废物利用,使其成为时尚富有创意的产品,让废旧物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无疑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园区内用废旧集装箱改造的茶餐厅,设计新颖,时尚潮流,成了员工最喜欢的打卡地。从用废油桶做的时尚桌椅,到用废料做的时尚家具;从用废料做的公共座椅,到用废酒瓶做的树坑、废易拉罐做的草坪收边……这些设计新颖的废物利用作品处处可见,遍布园区的角角落落,体现了废物利用的无限可能。这样的实践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身边的资源,并激发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
      针对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做法,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马国荣表示,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废物其实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原料。如何利用好废物,需要用全新的视角看待废弃物,当我们将其转化为具有高艺术价值或独特设计感的新产品时,实际上是在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了新产品的制造需求。每一件新产品的生产都会伴随着一定的碳足迹,因此延长现有物品的使用时间就是直接减少了新的碳排放,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废物的附加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让人们重新思考消费主义和物质财富的意义,推动社会向更加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创意+科技
    潜移默化地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低碳技术应用场景不仅存在于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里,今天,这一理念的辐射效应正日渐显现。
      在山西大学坞城校区,一个用废旧集装箱改造的文创店凭借着时尚潮流的外观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这个文创店采用两个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其装修使用了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制作的装饰板,并采用太阳能供电,其自助购物系统由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完成,可实现模块化拼装,安装移动便捷。
      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院长贾新春告诉记者,利用废旧集装箱改造房屋的确是一种环保且具有创意的做法,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单从材料替换的角度来看,利用一个废旧集装箱改造房屋至少可以节约大约18.75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这还不包括因缩短施工周期、减少运输和其他运营阶段所带来的潜在减排效益。
      记者在晋中市某企业看到,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技术人员正忙着讨论为印度尼西亚合作伙伴准备的太阳能小型化应用化展示方案。技术员小王告诉记者,印度尼西亚的合作伙伴对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公共座椅、太阳能全封闭垃圾箱、太阳能自助购物柜等非常感兴趣,希望在国外推广应用。结束采访时,天已经黑了,厂区里的太阳能路灯亮了起来,集成在灯杆上的广播开始播放天气预报和食堂的美食信息……
      看到此情此景,记者深刻地感受到,这些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身边的减碳行动及其成效,潜移默化地将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为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构建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沈佳

    记者点评
    让更多纸上科技转化为现实应用

      产业园区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的低碳技术应用试验无疑是对我省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的有益探索。
      今天,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全力推进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曾经给山西带来过切肤之痛,我们正在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方式谋求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任何实践层面的积极尝试都难能可贵。
      在顶层设计确立之后,点上的突破往往具有破局性的意义。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正在从“煤老大”向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加快迈进,这是转型发展的使命所在。目前,通过综合改革试点,我省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这一转型发展征程中,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从纸上技术到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职能,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每一个点上的探索与突破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点赞、去支持!

    沈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6期

    • 第2025-02-15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3期

    • 第2025-02-12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10期

    • 第2025-02-09期

    • 第2025-02-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