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经济质量和总量的关系,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质量和总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以扩大规模、做大总量为基础,又要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为目标。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要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以扩大经济总量为提升质量提供沃土和空间。只有量变的充分积累才能引发质变。要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上发力加码,多渠道增加就业,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注重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大件家具的消费,积极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同时要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改善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以提升经济质量引领和扩大经济总量。没有质的有效提升就没有量的合理增长,质的提升能够为量的增长开辟新境界、开拓新空间。经济发展是资源消耗的过程,量变过程造成的资源不断消耗加剧资源的稀缺性,要维持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只能通过提高效率来实现;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又往往形成发展新的增长动能和市场活力,为进一步规模扩张提供强大动力。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把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经济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相统一的过程,质变是量变的内在目的和方向,量变是质变的现实基础。比如,既要在引领型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以占据制高点,为提升经济质量获取更大空间;也要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拥有广泛应用场景的应用型技术上加大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经济总量扩张创造更多机会。既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培育未来产业,推动经济质量整体提升和经济增量迅速壮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和韧性,也要加快推进存量规模巨大的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特别是具有市场潜力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稳住经济总量“基本盘”,确保经济量质齐升、平稳转型。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以量的积累激发质的突破、质的提升驱动量的扩张,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