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国 安培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政务服务小窗口连接政府和群众,也是改革突破口,我们很多改革智慧就来自基层一线的探索创新。一批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点事项清单,推动本行业本领域办成“一件事”的流程和业务协同。我们要透过政务“小窗口”,进一步传递利企便民的浓厚服务氛围和降本增效实招,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更是创新行政方式、提升行政效能的务本之策和务实之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在不断优化2024年度两批重点事项服务的基础上,统筹做好2025年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实施工作,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目前,山西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部署实施27件重点事项清单,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从目前实践经验来看,“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效率困境”,需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确保改革举措落实落细。
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线应答专线
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紧扣“办成、高效”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理念,强化统筹协同联动,坚持省级统筹,打造“一事一个”省级统一受理端,实现事项集成数据集聚系统集约。充分考虑用户多元化办事服务渠道的接入需求,发挥12345热线在服务过程中交互体验好、实时性高等特点,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线应答专线,实现政务服务咨询、投诉、求助、建议和在线办理指导等诉求“一线应答”。
创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信息问答,提供精准化政务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热线百科”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公开实效和工作质效。推进政务服务“条块统合”模式,将省级开发的“一件事”受理端封装为标准化服务应用,嵌入设区市政务服务平台,基层办事人员可以登录一套系统、一个平台直接办理“一件事”和更多事项。根据“简易事项”“高频事项”“复杂事项”三种类别建立问题清单,按照“13710”督办机制,形成规范高效的“统一受理、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在线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切实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高效办理。
全领域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
所谓“无证明城市”,是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须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开具的身份证明、资产证明等证明材料。“无证明城市”不仅是纸质材料的减少,还意味着部分证明的取消,让“最多跑一次”真正成为现实。
“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政务理念和服务的改革探索,更是“执政为民”理念落实的生动实践。要坚持“不破法规破常规”的改革思维,加快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惠民”的升级转变。比如,高平市作为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先发优势和改革效应,依照“依法行政、协同高效”原则,聚焦减证便民,换位“群众视角”,以流程为中心,以服务为内核,积极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我省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在高平率先开展市域试点样本基础上,高标准推进“无证明城市”创建,积极打造“无证明之省”。通过四种方式实现证明事项的“无证明”办理,即没有法律依据规定的证明事项,直接取消;可由申请人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免于提交证明;审批服务单位可直接查询获取信息的事项,通过“网上跑”自动生成证明;涉及个人隐私或暂时无法数据共享的事项,通过部门核验实现证明,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智能办”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全面强化数字赋能,用数字技术和数字系统推动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政务服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树立“用户思维”,细化区分政务在线服务平台系统功能,设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不同事项的办事专区,增强平台系统功能的多样化和服务供给的个性化。持续加强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系统彻底整合,推动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平台协同运作。
依托AI大模型技术,研发基于政务服务的行业大模型政务数字人,通过人机交互和系统对接,重构业务流程,实现将数字人技术与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硬件有效融合。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政务服务需求侧,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受理和审批提供智能辅助,为企业群众提供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辅助自动生成格式文本为主的高频申请材料等智慧化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一门、一次”即时办理、智能审批。
建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帮办、整改闭环联动机制
政务服务窗口是优化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检验政府行政效能和区域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双管齐下增强政务服务供给能力。自反映窗口设立以来,除提供咨询和容缺受理外,还能高效协调和推动多个部门协同办理,让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推动从“办妥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为进一步推深做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畅通多元问题反馈渠道,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优化拓展帮办服务,建立线上线下“办不成事”反映、帮办、整改闭环联动机制,线上设置“办不成事”中途退出的反映渠道,线下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充分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保障作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