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走进介休市龙凤镇峪子村的山西恩哲农牧有限公司,一垛垛草料码放整齐,肉牛养殖饲养员宋春贵正在饲料搅拌机前忙活,动作娴熟。“我在这儿干了两年多,每个月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离家还近,我非常满足。”61岁的宋春贵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峪子村积极探索经济发展途径,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为乡村发展带来勃勃生机。肉牛养殖不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产业兴旺与村民增收的双赢。
“以前这儿就是一片荒地,现在牛棚、仓库都盖了起来,肉牛养殖项目发展良好,你看这牛一个个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峪子村村委会主任仝坚勇指着眼前的牛棚介绍说,截至目前,肉牛存栏量达200余头,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万元以上,还能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2022年,峪子村成功引进肉牛养殖项目,通过“养殖托管”的经营模式,与山西恩哲农牧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依托“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可实现年保底8%的利润分红。
“本地玉米是很好的肉牛养殖精饲料,以前秸秆还田利用率不高,现在把它转化为动物饲料,每亩地还能增收150元左右。”自肉牛养殖项目实施以来,从牛场建设到养殖细节,仝坚勇全部亲自上手抓,如今说起“养牛经”,他滔滔不绝,“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引进蚯蚓养殖项目,蚯蚓以牛粪为食,消解牛粪后排出的蚯蚓粪是高质量的有机肥,被称为‘有机肥之王’,减少牛粪对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可将养殖效益最大化,以前牛粪40元/立方米不一定有人要,变成蚯蚓粪后能卖到100多元/立方米,待项目引进后,可为村集体年增收4.5万元。”接下来,峪子村将继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推动畜牧养殖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形成“养殖到种植再到养殖”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种养结合与循环绿色发展,不断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生态循环养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记者韩乐 本报通讯员杨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