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充电学习 科技备耕

【春耕备耕进行时】翼城县种粮大户共学增产技术

  “老师快帮忙看看我家麦子是不是受冻了?”“我家这个叶子有点发黄,是不是有什么病害了”……3月10日,翼城县唐尧培训学校,一场稳粮保供小麦单产提升培训在此展开。50名来自翼城县各乡镇的种粮大户、合作社骨干等将专家们围得水泄不通,学员们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向老师咨询,一个接一个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从麦苗的病虫害防治,到土壤的肥力改良。整个现场,大家都怀着一股“追着专家跑、捧着问题学”的十足劲头,有的还带来了麦苗让老师现场研判。
  学员高增双家里有515亩地,是南梁镇梁壁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成员,他说:“我参加培训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关键环节,让科技更好地赋能农业生产,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姬虎太作为这次培训的专家,将小麦全程水肥一体化技术、小麦生产各生育期关键技术等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给大家上了一堂课。“我们的培训不仅仅是专家教授的独角戏,也不再是过去‘一窝蜂’式的实操培训,而是通过充分的训前调研,了解到不同学员对于小麦生产的问题,进行对口培训。并采取‘分组轮流’培训新模式,把‘大班变小班’‘老师变家人’,想方设法提高学员学习效果。”姬虎太说道。
  宁小霞是王庄镇辛安村种植大户,她说:“今年的培训方式更加接地气,把田间当成课堂进行实训,在实训基地的选取上更是‘优中选优’。我们还去了农大小麦研究所学习,现场有4名老师轮流主讲,配备4名辅导员做助教,我们与老师进行交流,与不同的学员切磋,老师们非常耐心细致地将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关键环节传授给我们,不厌其烦地授课,直到我们全部学懂、弄通、会干为止。”
  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武志敏作为此次授课专家之一,在实训过程中被学员们求知若渴的执著和热忱打动,他说:“有的学员特意将自家麦苗装进袋子,带到现场,让我们现场‘接诊’麦子出了什么问题。”
  翼城这场扎扎实实的培训,不仅让50位农业从业者掌握了“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硬核技术,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现代智慧农业的种子。翼城的麦田里,正悄然生长着新一轮丰收的希望。

温羽嘉 王泽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6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