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凤凰临水

  在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一个地方,那就是一座古老的村庄,一个世世代代被人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当我走进临水村的刹那,心底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回归故乡的温暖。临水村,虽然它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我依然酝酿并滋长了满身心的家园般的依恋。
  临水村,位于吕梁山下孝义市西部的高阳镇,村庄与金龙山南北相对,它们之间有一条叫下堡河的小河,故名临水村。据史料记载:“孝义西乡临水村南岸有山,名十八甲者。其巅旧建金龙大王之庙,前襟胜水,左涌清泉,山形层叠,恍矗青云之梯,庙貌巍峨,俨开龙门之遥;在昔文人蔚起,仕宦云从,孰谓非神灵之默佑,风水之发祥耶。”关于金龙庙的来历,最早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据当地乡民口口相传,虢国灭亡,神断香火,金龙庙一夜之间被一场大风刮到了金龙山,站在金龙山上,远观或俯瞰,临水村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玉凤凰,故临水村也有“凤凰村”之称。
  临水村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与当地孝亲文化的结合地。村内有集中完整的古建筑群,有新石器时期“临水遗址”,有五道庙、关帝庙、三官庙、魁星楼、千年古树“柏抱槐”“介子柏”等各类文物古迹以及众多传统民居,这些历史建筑大多都以清代风格为主,深宅楼院、三合院、四合院,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它们与金龙山上的金龙庙、崇孝寺、文昌阁、神仙楼、财神殿、敬德祠、五福阁、金龙泉、观音堂、观音大佛、青云十八阶等隔川相望,就像是散落在灯火辉煌的现代城市边上的一颗厚重璀璨的大宝石。
  从东边走进临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头砌成的坡路,两旁路灯上悬挂着红红的喜庆灯笼串。街道两旁的窑洞外院墙统一被粉刷成蓝色,外沿刷成了白色的线条。村口南侧,新筑起一面影壁,灰砖黛瓦白墙,典型的清末民初风格,墙上“凤凰古村”四个大字十分醒目。
  绕过影壁,沿着一条蜿蜒的青石板街道,走进细雨飘洒的村庄,高高低低的亭台楼宇,弯弯曲曲的胡同里弄,朦朦胧胧的远山近水,影影绰绰的古树云烟,让你仿佛置身于静谧的千年时空。
  据村民讲,早几年前,有一户人家盖新房子,在挖地基的时候,曾挖出一块方砖,边长约50厘米,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正面较光滑,反面显粗糙,应该是古代建筑用的抛光砖。方砖上边还嵌压着一块古币,古币正面有四个大字——“金国临水”。这说明,在北宋南宋时期,临水村曾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池。时至今日,临水村还保存有一千多年前的城门,比如东门、南门,整个古村布局也如一座小城一样,四周有墙,依山傍水,悬空而起,势如飞鸟。
  来到老东门,它在临水新村西南。此门原貌三层,现存二层,下层一洞三孔,向东一孔,砖雕匾额“栖凤门”,向南一孔雕刻“南屏门”。直穿门洞爬坡而上,就是旧村丁字正街,或称“九槐街”,止步回望,东门左侧一株千年老槐雨中婆娑,也恰似青鸟展翅……
  忽然想起《孝义县志》中曾经有一句古诗:“忆昔祥鸾下德辉,春城今日又翚飞。”我觉得,站在老东门前,面对此情此景,把临水村叫作“凤凰村”更贴切一些。
  唐朝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当时,汾阳为州,即汾州府,此乃边防重镇,辖孝义、平遥、介休、灵石等县。郭子仪可谓劳苦功高,位高权重。他驻守汾州府,将自己的儿子分别派往周边各地驻防,其三子郭晞驻守孝义。当时大唐已经开始衰落,北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断南下扩张,深入长城,孝义北边的白壁关与辛壁、贾壁,南边的辽壁、岭壁,与介休的郭壁、遐壁、宋壁、张壁,连成一线,历史上称为“九壁防线”。而临水村正位于白壁关西面,是大唐的领地,后来郭晞的子孙郭登,便在临水这个地方建了一座小城,并在此定居下来,繁衍生息,直到后来唐朝灭亡。
  “繁华说尽前朝事,分付高枝鸟语娇。”一千多年过去了,临水村的郭姓后人依然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秉承先人的勤劳与俭朴,一代又一代,在这里艰苦创业,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金龙山上观临水,凤凰展翅欲高飞。”一座金龙山,一处凤凰村,龙凤呈祥,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临水村,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到处都是凤凰栖息的“梧桐树”。
  古临水村内曾设东、西、南、北、中五个道场,每个道场均建有庙宇,这在周边十里八乡是少有的。悠久的历史也为这里留下了饱经千年风霜的古树,曾有“九槐五柏”,九槐位于古村正街两侧,因此正街又叫九槐街,现仅存一棵近千年的古槐。
  村里有一处善院,又称堡子,是临水村很早定居人口的地方,整个堡子内现存大小宅子12座,窑洞90间,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堡子为全封闭建筑,既不失传统民间建筑共性风格,又随形生变,省工减料,规划简朴,因多处破败,目前正在修缮,但其雄宏古朴之精神风貌仍令人叹服。
  穿过村中牌坊向西,那棵贴壁而生的“柏抱槐”就在眼前,它历经岁月沧桑,依然郁郁葱葱,舒展着枝叶,伸向浩瀚苍宇,这两棵树很有灵气,与临水村相伴相生,它奠定着村庄的文化底蕴,见证着历史的兴衰变迁,承载着难以割舍的乡愁,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柏抱槐”路北,有宏大的五道庙,殿阁层叠,巍峨而立,据说,它可与平定县岔口乡大红岭村五道庙、平遥古城内西大街五道庙相媲美,其规模之大为山西省境内现存五道庙之最。传说五道庙所祀神为五道将军,是道教信仰中东岳大帝的属神,掌管人的生死,是阴间的大神,地位比阎罗王前的判官都高。民间传说中的五道将军,似乎可以代替阎罗王决定世人寿限。但与阎罗王不同的是,他具有同情心,能够帮助或者成全弱者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冥神,所以这里的老百姓虔诚供拜。
  村子里大大小小庙宇有17处。再向西行,就看见西道场关帝庙,庙前长有一棵茂盛的参天稀奇古柏。树高八米有余,树围五米开外,它一树分两瓣,距离地面一米多高的树身有一窟底,形似一个拱门。
  村子里还保存有三官庙,供奉着“三官大帝”,即天官唐尧、地官虞舜、水官大禹,亦称“三官”,又称“三元”,属于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据说,临水村地下还有遍布全村的地道网,大致为前街地道圈、正街地道圈、上院地道圈、后道地道圈、柏圪仗地道圈,五大地道圈互联互通,龙蛇走位,外来人一旦进入将晕头转向,困阻难逃,这也是临水村历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苦的结晶,具有一定考古价值。
  临水村民俗文化活动也很多。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村里还会举办形式多样的“闹红火”,有三官会、搭牌楼、埋黄河、上黄河、逛牌楼、游百病、偷儿女、送儿女、摆火炉、猜灯谜、赏花灯、唱大戏、打铁花等。特别是每年元宵佳节,村民以“九曲黄河阵”锣鼓巡游祈福欢庆,周围许多村的民众也会赶来凑热闹,既展现节日其乐融融的浓厚气氛,也体现村民多层次的文化生活。
  “古韵传新声,老村添靓颜。”“群山环绕处,盈盈一水间。”临水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被确定为“吕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2023年被确定为“吕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2024年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
  近年来,临水村借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持续加大投入,打造精品景点,让现代时尚元素也跟上了发展节拍。他们以“百企带百村”行动为契机,确定了“一轴一带三区”的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思路,通过将山、水、田园连片式打造,村里不仅治理了河道,进行了管网改造、道路翻新、农耕文化墙打造,还修缮了古庙旧堡,开发高端民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同时,利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千亩肥沃土地,积极推进高标准智能联动温室大棚、普通日光温室及农业创业景观三大田园综合体项目,联动位于村北的国家级高阳农业科技园,共同滋养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和善良热情的老百姓。
  这,就是临水村的“梧桐树”,也是它招得凤凰来的秘密。
  临水重生,凤凰涅槃。这里,“一山一水”相绕,已经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里,“一建一树”相依,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这里,“一园一农”相生,已经成为联农致富的新高地。这里,正描绘着吕梁山下孝河水边美丽乡村的诗和远方。

赵建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6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