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走近晋阳古城

  古城营是个村子。
  走在村子里,驻足,凝神能听到不同的人,口中说着同样的话,你们是来看太原古县城的吧?就有人自动带着我们顺着村中一条主街走向古县城的北门。
  古城的西城墙下。墙并不宽,被截成好几段,夯土上竖了两块碑,写明是“晋阳古城遗址”。
  残墙西,是京昆高速公路,残墙东就是古城营村,再往东南就是太原古县城。顺着望翠路向东走,可以看到考古人标出的一号建筑基址,旁边还有二号、三号、四号基址,这些基址是考古人长达20多年的工作成果。
  晋阳古城的历史尘烟远在春秋时期。最初的晋阳城,是晋国史官董狐的后人董安于选址并建设的。董安于是赵简子赵鞅的家臣,奉命来到已经在大卤之战中归属晋国的太原盆地。具体开建时间史书无载,据《战国策》载,此城以竹木为墙,以铜为柱础,十分坚固。建设者董安于理所当然地成为城池的管理者。第二任管理者尹铎接手晋阳城,宽民低税,一时晋阳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公元前475年,简子死,赵襄子即位。赵襄子联络韩魏两家,经过惨烈的晋阳之战,最终灭智氏,四卿剩三,三家分了晋。
  公元前497年,晋阳城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的时间,被约定俗成地确立为太原建城史的源头,2500多年的城史从此计数。
  而考古人在1988年发掘了赵卿大墓,车马坑、青铜鼎、青铜鸟尊等一大批文物见诸世人,在墓主人是赵简子还是赵襄子的争议中,稳妥起见,命名为赵卿墓。
  秦灭赵国,晋阳城归了秦,初置太原郡,继晋阳之后,太原这个名称也开始了,并被每一朝代所肯定。秦亡,汉兴,刘邦将定襄、雁门、代郡、太原郡合并,设立代国,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刘恒封为代王。晋阳城迎来了8岁的刘恒。刘恒在这里,读诗书,勤为政,体民情,17年后回到长安即汉统为汉文帝,用治理晋阳的经验开启“文景之治”。
  有汉一代,晋阳城得到加固,我看到的西残墙多为汉代遗存。
  在多年的城市建设中,考古步步跟进,汉砖、汉瓦、汉阙、陶鼎、陶井、陶楼等文物相继出土。
  北魏权臣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建东魏,他自己却住在晋阳城遥控政务,晋阳城被誉为“霸府”,他的儿子高洋建北齐,以晋阳城为别都。晋阳高光时刻来临。
  多年考古工作,考古人找到了“周回二十七里”的北齐城范围,高欢妻子娄昭君的侄儿娄睿墓的发掘更是在证明这段历史。1999年,粟特人虞弘墓被打开,丝绸之路的盛景再现,这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同时,以娄睿、徐显秀等墓室壁画为主的北齐壁画博物馆开建在徐显秀墓上,一开馆就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
  有唐一代,晋阳城是北都或北京。李渊、李世民父子从此起兵,夺得天下,高宗李治三次巡幸晋阳,武则天时期,晋阳城建设为东、中、西三城联袂,横跨汾河之上、周回42里的大城。晋阳城在唐代达到了最大规模。
  唐去五代至,英雄立马起沙陀,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刘崇等几个沙陀人,据晋阳而起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几个王朝,纷纷乱乱,问鼎中原,晋阳成为“治世之重镇,乱世之强藩”。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下北汉,在他哥哥赵匡胤水淹晋阳几年后再次水灌晋阳城,之后又下令火烧雄城三个月,雄踞太原盆地1476年的晋阳城沦为废墟。
  晋阳城毁了,太原不灭,宋太原城在现在的太原城中建设起来,元明清依旧,但再不是晋阳。
  当初城灭后,幸存的人们迁出,很久以后,有的人难离故土,又回到城址中建设家园,历史上又多次移民,慢慢地,这里有了多个村庄,废墟上又渐生人烟。
  20世纪50年代,宿白先生初步来此调查,晋阳古城进入考古人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谢元璐、张颔两位先生发表《晋阳古城勘察记》,1999年,晋阳古城大规模考古工作开始。
  如今的废墟之上,依托明清太原县城规制而完善的太原古县城对外开放(古县城只占晋阳古城的二十分之一),游人络绎而来,吸引了电影《满江红》团队,也吸引了央视的关注。
  古县城辟出北墙的一段,做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废墟之上,依托考古成果正在建设晋阳古城遗址公园,一座古城即将涅槃。
  和古城营人一样能讲出古城历史的,还有南城角村、东城角村、城北村等几个村子里的人,他们兴致勃勃地做导游,向来访的游人讲述过往。
  我做了一名志愿者,开春后第一次向40多人的团队讲述晋阳古城的前世今生。有空时,我会到古县城里的考古学家常一民工作室,听他讲述考古故事,以补充写作养分。
  坐落在古城之上的古城营村,或许称为三晋第一村也不过分。

王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6期

  • 第2025-03-15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10期

  • 第2025-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