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招商小分队外出洽谈、制订招商引资任务清单、提供项目落地“保姆式”服务……今年以来,潞州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出击,精准招商,优化服务,蓄势赋能全区高质量发展。
早春二月,长治潞州区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度”。
招商小分队先后前往北京市海淀区、运城市等地进行考察对接。“这次北京之行收获满满,不仅对接了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还学习到产业招商的新思路。”刚结束海淀考察的招商分队负责人说。更新思路、学习做法、与意向合作企业对接洽谈,潞州区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招商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长治潞州区制订了《2025年招商引资行动计划》,明确招引重点,分解目标任务,明晰各方责任,形成招商引资“全区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成立主要领导负责的招商引资领导组,下设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等8个招商小分队。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聚焦大项目、前瞻性产业精准招商,制定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任务清单,区委督查室协同区招商中心每季度通报招商引资进展情况,并列入年度考核,把每一项指标、每一项任务细化到项目、到时限、到岗位、到人头,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做到工作有部署、考核有力度、落地见实效。
立足区域实际,长治潞州区创新招商形式,靶向施策,提升招商“精度”。
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三大方向,潞州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精准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川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集链成群、集群成势。
在推动长治潞州区、高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四区”协同招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联动招商。在“老顶山——塔岭山”沿线布局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农耕文化研学产业;依托潞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三园”现有企业,培育壮大精细化工、现代煤化工、固废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依托高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和新能源四大产业延链补链,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未来产业;依托经开区,做大做强光电产业,推动中德型材、际安电器产业链延伸;强化与清华、淮海等军工企业的对接协作,拓展军工产品下游产业,以军民深度融合延伸军工产业链;围绕滨湖新区,在北寨片区、漳泽湖沿线引进大型游乐、高端商务、体育赛事等文旅休闲产业项目;围绕观音堂、二贤庄等特色文化符号,打造文旅融合特色线路;盘活主城区闲置用地,引入大型商超、星级酒店等商务休闲产业项目,提升消费能级,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同时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地块招商、乡情招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丰富招商形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设立招商联系点,畅通对接渠道。同步抓好线上宣传,制作招商宣传片、绘制产业图谱、梳理招商政策,在各大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全方位展现潞州诚信、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
招商引资,优化服务是抓手。长治潞州区全面创优营商环境,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加快招商引资“进度”。
潞州区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服务企业需求。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企业做好有效对接。在加快打造一支“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会服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的同时,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处级领导包联制度,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实施好“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一枚印章管审批”等服务举措,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组织产业和要素保障部门、链主企业、行业专家开展对接洽谈、评估决策,从招引对接、签约落户,再到投产达效,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同时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按照道路、供水、供电等“七通一平”标准,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功能设施配套,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更好满足企业发展各项需求,让更多更优质的企业在潞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安晓奕 史艳琼 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