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在海南省三亚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地展现场,一片西葫芦展示田成了海内外参会者瞩目的焦点。
走进西葫芦地展区,仿佛踏入了一个西葫芦的奇妙世界。不同品种的西葫芦植株分布得错落有致,各有各的姿态。有的植株紧凑敦实,叶片绿得发亮,像是一群精神抖擞的小卫士;有的藤蔓肆意舒展,向四周蔓延,尽显蓬勃生机。
此时,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西葫芦育种联合攻关组首席专家雷逢进正站在田间,热情地给围过来的人们当起了讲解员。“我们攻关组这些年一门心思扑在西葫芦新品种选育上,就盼着能给种植户提供更优质、高产还抗病的好品种。”说着,他蹲下身子,轻轻摘下一个西葫芦,“就拿这个品种来说,它皮色油绿,产量高,瓜形漂亮,口感更是没得说,在市场上可受欢迎呢。”
当了解到雷逢进为了选育出更优良的品种,这30多年来,不仅在山西开展试验,还大老远跑到海南省乐东县进行加代繁殖,一旁的南繁十大功勋人物、育种专家程相文听了,不禁竖起大拇指,鼓励道:“南繁可是种子选育的‘加速器’,你们年轻一代科技人员得接好这一棒,为国家种业振兴多出力。”
正是靠着持之以恒的科学家精神,雷逢进团队在西葫芦品种选育方面成绩斐然。攻关组成员刘庆华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先后培育出了“东葫”系列肉用西葫芦新品种10余个,实现了多茬口、专用品种有效供给,保证西葫芦周年生产。“东葫63号”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品种,在2023年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中获“专家推荐品种”。
刘庆华介绍说:“这次会议的地展,共展出全国征集的66个肉用西葫芦‘苗头品种’,我们团队就展出43个,占比达到65.2%。其中‘东葫19号’‘东葫63号’表现特别突出,最值得推荐。籽用西葫芦地展被我们攻关组包场,共展出苗头品种65个,‘籽冠808号’‘籽冠909号’以抗白粉病和病毒病,商品籽粒饱满、大、白、种衣绿,一级籽粒达50%以上的田间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借助这次会议把西葫芦好品种推介给世界,雷逢进和攻关组成员去年12月就联合企业进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前期准备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经过3个月的辛苦劳作,终于在种子大会召开时,迎来了西葫芦的开花结果,给国内外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种业盛宴。
本报记者李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