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镜的瞬间,时空的经纬线开始扭曲重构,青铜神树的枝桠在眼前舒展,黄金面具的纹路泛起神秘微光,古蜀先民的祭祀吟唱穿透三千年时空——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记者在我省首个VR大空间沉浸探索展——《哇呜!三星堆》的真实体验。如今,数智赋能下的文旅新体验,成为山西省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历史与科技交织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VR技术因其独特的体验优势和创新,突破传统的文旅形式而备受消费者欢迎,通过360°全景视角、3D建模和空间音效为体验者提供沉浸式体验,打破物理限制,营造出跨越时空的“在场感”,能“瞬间穿越”到难以抵达的场景。
在山西,《哇呜!三星堆》以国宝实体+数字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历史主题VR全沉浸穿越体验。3月28日,记者前往太原万象城,进行了一场充满未知与奇迹的历史穿越探险,见证了那些沉睡千年的珍贵文物如何在虚拟世界中重获新生。
记者戴上“五感”全沉浸式VR设备,跟随NPC边走边探索,当来到天井之下,原本静立的青铜神树突然间变得高耸入云,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棵通天大树。在神树之下,记者仿佛搭乘上了一架时空天梯,回到3000年前的古蜀大地。
在三星堆的居民区,青铜小人堆堆出现,它带领记者穿梭于古蜀的街头巷尾,体验那里的风土人情。一路上,有正在把玩手上陶猪的小孩,还有席地而坐、围在陶三足炊器边上吃饭聊天的居民。堆堆幽默风趣的四川方言,为探索体验增添了不少乐趣。
随后,堆堆带着记者乘上了小船,沿着河流前往古蜀的宫殿,拜见大祭司。大祭司讲述了三星堆里的纵目面具、神树、金杖、青铜太阳轮等神秘文物的传说。最令人震撼的一幕,莫过于在翱翔天宇的神鸟背上俯瞰广袤大地和埋藏文物的祭祀坑……古蜀大地的夜景,璀璨的星光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站在时空交错的VR世界里,让人读懂了三千年青铜纹饰的深意。那些曾静默于展柜的文物,正在数字维度获得新生。当硬核科技对话柔软文化,不是将古老文明装入“科技罐头”,而是用数字技术重建文明生长的土壤。这样的文旅创新,是对“让文物活起来”最生动的诠释。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我省文旅企业注入强劲动力。山西文旅云游集团以“VR大空间+数字化”的创新发展模式,让沉睡的文物在数字空间苏醒。《哇呜!三星堆》和《哇呜!大秦帝国》项目利用VR大空间技术,结合AR、MR等数字技术,实现亚毫秒级精度的激光定位与实时渲染,将300㎡的商业空间转化为可自由探索的虚拟秘境。
背包式头显设备解放了游客的双手,全身动捕精准定位,确保体验者每个转身都能精准触发历史场景。这种模块化设计,让三星堆的青铜文明与秦帝国的铁血征程,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交替呈现。
除此之外,整个场馆规划还包括国宝复制品展陈、文创周边衍生品等。通达天地的青铜神树、形态优美的羽冠神鸟、金灿灿的黄金面具……结合现场精美的文物介绍,让人看到了三星堆考古的世纪华章。
展柜里,搭载NFC芯片的文创商品,轻轻一碰就能在手机生成3D文物档案。记者晃动着手机,发现AR功能可以让书签上的太阳神鸟在掌心“翩跹起舞”。
云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集团计划引入更多先进技术,如元宇宙、全息投影等,进一步提升沉浸式体验的逼真度和互动性。同时,还将开发更多历史文化主题的VR体验项目,覆盖更广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时期。”未来,这些技术将更加充分地融入各类文旅消费场景,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逼真的沉浸式体验。
张婷 王雅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