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高耸,银线横空,绿能涌动。甘肃“风光”化作清洁电力,将沿着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送山东。其中,山西段作为陇电入鲁工程途经的5个省份中线路最长的省份,跨越了太行、太岳山脉,长度325公里、占比达到35%,新建的625基铁塔目前全部建成,具备带电条件。
4月7日,站在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石滩村的汾河东岸,眺望百米电力杆塔如钢铁卫士般傲立汾河两岸,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陇电入鲁工程晋2标施工项目经理王军向记者讲述山西段的重要价值。
“不仅有绿电,连我们的施工都是绿色充盈。在架线中,我们研发投用了新能源张力机,架线施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这是我们首次用,已经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
何为张力机?这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架线和高空索道架设作业的机器。以特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为例,导线从一基线塔架至另一基线塔,需要张力机在后方托举、输送,并控制导线张力,配合前方的牵引机牵拉,一张一牵,将导线展放在线塔上。更通俗地讲,即后面放线,前面拉线,让导线在不碰地的情况下架上线塔。
过去,张力机的驱动力靠自带的柴油发电机发电,而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在陇电入鲁工程建设中成功研发和使用了以新能源为驱动力的张力机,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且智能高效。
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化施工,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从2023年7月研发新能源张力机,至2024年11月取得成功应用。
据王军介绍,首先它是用60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通过纯电方式控制导线展放的张力和速度,工作时还可以靠张力轮的转动给电池充电,实现电池能量自给自足,同时它还集成了50千牛电控、机械碟刹、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面板,并设置了误操作、长时间连续作业等防护措施。经测试,这台张力机平均每小时能节约柴油5升左右,操作精度提高到±0.5%—1%,张力误差及波动范围降低至±1.5%以内,作业噪声由70分贝降低到了30分贝以下,有效提升了施工进度,也改善了施工人员现场作业条件。
“晋2标是山西4个标段架线里程最长、途经城区及县最多的标段,线路长度110.893公里,我们实现了施工绿色化。”王军介绍。
“陇电入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西电东送”重大工程之一,是甘肃省继“陇电入湘”之后的第二条能源外送大通道、山东省“外电入鲁”布局中的第四条直流输电通道。工程总装机容量14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总装机1050万千瓦、火电总装机400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前将正式全线投入运行,届时每年可向山东输送电量超40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达50%,实现从“外电入鲁”向“绿电入鲁”的升级跨越。
本报记者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