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耕时节,晋中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寿阳县积极推广农机农技服务,通过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
4月10日,记者在寿阳县福康农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园区看到,在农机手操控下,大型旋耕机等农机具同时在2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忙碌,锋利的旋耕刀将泥土层层翻开,沉睡的土地瞬间变得松软透气,为春播做好准备。园区负责人赵爱民告诉记者,公司11台机械从上个月27号开始犁地、旋地,目前已经完成3000亩,剩下的7000亩将在半个月之内全部完成。
寿阳县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该县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市农科部门,建设了有机旱作农业科创中心、全国玉米科技小院,依托智能水肥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玉米精准栽培。
福康农业致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探索出了“深松深耕—种植—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收获”的种植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国建成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该公司技术员告诉记者,通过智能化的灌溉和施肥,玉米产量品质大幅提升。2023年,该公司刷新了我省玉米单产纪录,高达1270公斤。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再扩大3000亩种植规模,建成万亩智能水肥一体化园区。未来几年,智能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计划扩大至5万亩,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农业科技力量。 (裴云锋 孙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