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以国家利益为重敢于直言善谏、‘少年县令’梁天翔聪慧好学、廉洁奉公……用今天了解到的小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提升自身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近日,平遥县人民检察院“梅姐·护蕾”未检团队来到平遥察院博物馆开展特色帮教活动,平遥县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平遥察院博物馆)主任李亚平带领他们感受监察故事。
平遥察院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以监察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博物馆,馆内通过展陈600余件与古代监察相关联的实物,体现监察文化的历史传承。2019年底,在文旅战线奋战多年的李亚平,带着对平遥古城文化的深刻理解,接过了廉政文化教育中心主任的重担。
面对这座占地2500多平方米的监察文化殿堂,如何深入挖掘展示古代监察历史文化,讲好中国监察故事,是李亚平这几年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她重视专业宣讲队伍的培养,通过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宣讲技巧好的宣讲队伍,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李亚平介绍:“单位女同志居多,博物馆又兼具展览、传播、教育、专业等特性。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构建‘党建+监察文化’融合模式,组织监察专题展,开发主题党日课程。”
“在李主任的带领下,依托三八红旗手工作室,我们组建了一支古代监察文化巾帼宣讲队,一边吸纳文博、历史专业女性人才,一边形成理论宣讲、教育实践、志愿服务有机衔接的工作矩阵。”宣讲队成员张颖颖说。在宣讲内容上,他们追求精准定位,充分体现邀请单位的行业特点;在宣讲形式上,他们追求推陈出新,采用“宣讲+文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热气腾腾”的语言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廉洁文化送到群众心坎上。
“我们就是要做到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要到哪里!”在李亚平主导下,平遥县深入开展了“移动的博物馆、行走的察院”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机关、进网络等活动。春去秋来,四季更迭,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楼宇科室、校园教室、军营连队、工地车间都留下了她们激情昂扬的宣讲声音,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广泛传播,既入了群众之耳,又入了群众之心。
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基层妇女工作者,李亚平始终心系妇女儿童,情牵万家灯火。近些年,她发挥基地优势,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儿童打造出了《“字”从遇见你》《博物馆里的“察”言“察”语》《当“神兽”遇到神兽》《学思践悟清风行,同心共剪踏清程》等课程,吸引万余名师生进馆研学实践,实现全省各地市全覆盖。
多年的工作积累,李亚平已成为基层家教家风、教育宣讲、思政实训、廉政文化基地的“领头雁”。从挖掘古城文化内涵的专题推广到监察文化的探索研究,从追随领袖足迹的专题宣讲到清廉文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近年来围绕清廉山西建设,她优化整体参观学习流程,打造以“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引领的8大特色学习环节。此外,还创作了“两袖清风”小剧场,通过挖掘、整理、提炼家风故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真正做到了“浮现画面、体会情怀、牢记教导、感恩奋进”。
“她不是在宣讲,就是在宣讲的路上。”认识李亚平的人都这样评价她。正是有了这种“在路上”的精神,李亚平的工作才能一次又一次获得群众的认可。“察院(博物馆)不是冰冷的文物陈列馆,而是滋养人心的文化活泉。我们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运用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古今廉政文化巧妙融合,让清廉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让廉洁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芒。”李亚平说。
本报记者闫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