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海口盛大举行。这场以“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盛会,吸引了71个国家和地区、4100余个品牌参展,展品涵盖智能科技、绿色低碳、国潮文化、健康服务等领域,成为消费市场新趋势的“晴雨表”。
透过这场盛会,我们不仅看到当下消费市场的活力,更窥见了未来新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驱动
从工具到伙伴的跨越
科技的迭代正重塑消费逻辑,消博会上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慧家居等创新产品,展现了科技从“辅助工具”向“生活伙伴”的跨越式进化。
在科大讯飞展区,一款双屏翻译机支持85种语言实时互译,甚至能将海南方言转换为英语字幕,成为跨语言交流的“隐形桥梁”。浙江企业宇树科技展示了国内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1,这款机器人可以进行简单的互动表演,凭借23-43个关节电机的灵活运动能力,完成高难度舞蹈动作,身着黎锦服饰的H1机器人更是将传统文化与智能硬件结合,在实际场景中提供服务,如导览、配送等。
在现场,AI书法机械臂挥毫泼墨、AI扫地机器人实现“指哪扫哪”的精准服务,技术已从功能满足迈向情感价值创造。
此次消博会,低空经济首次以独立展区亮相。亿航智能等企业展示了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等产品,飞行汽车“旅航者X2”实现一键自动驾驶,EH216-S无人机通过适航认证。中石化展示的全液冷超充技术,10分钟为新能源汽车补充500公里续航,解决了“里程焦虑”。
来自广西的唐尧丹表示,飞行汽车预示“空中的士”时代的临近,让人们对于“飞行出租车”的设想逐渐变为现实,预示着未来城市交通将更加智能化和立体化。
此外,智能穿戴设备和全屋智能家居也成为展会的亮点。韶音推出的开放式耳机采用创新的动钛弧结构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舒适、更高质量的音频体验。而华为全屋智能系统通过AI联动家居设备,老人跌倒自动报警、远程操控清洁机器人等功能,展现了“空间智能化”的潜力。飞利浦的AI牙刷通过数据采集提供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科技正从单一产品向生态系统演进。
这些科技产品的涌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深度融入生活场景的“伙伴”。
绿色消费
从理念到行动的升级
绿色低碳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成为消费者自发的选择。消博会上,新能源汽车、环保技术、可持续产品等,勾勒出绿色消费的多元图景。
海南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省份(50.8%),成为绿色消费试验场。蔚来、比亚迪等品牌展示智能网联技术,中石化“微电网系统”整合光伏储能与V2G充放电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首届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汇聚20余款车型,推动低碳理念与旅游产业结合。
同样,智能回收机通过识别塑料瓶发放环保积分,激励消费者参与资源循环;蔻驰子品牌“蔻驰之城”现场展示了可循环皮革边角料,珠宝品牌用电路板、塑料废弃物制作艺术品,倡导可持续设计。华熙生物推出国产细胞培养基,将生物科技应用于绿色制造,形成“回收—再生—应用”闭环。而万事利丝绸的AI设计丝巾以零污染工艺实现个性化定制,彰显绿色与健康的双重价值。
消博会上,最受媒体和客商关注的是加拿大艾纳诗集团推出的“深睡小屋”。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说,睡觉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在当今成为阻碍很多人提升品质生活的障碍。我们的“深睡小屋”通过睡眠科技改善用户睡眠质量。
在食品方面,伊利“锁鲜盖”技术减少食品浪费,青岛啤酒7天保质期原浆以“新鲜直送”降低碳排放。而智能终端则将传统烹饪经验数字化,融入智能料理机和炒菜机器人中,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烹饪体验。
这些案例表明,绿色消费正从产品创新向全产业链升级延伸。当然,绿色消费的崛起依赖技术突破、政策引导与市场响应的三维联动。未来,绿色消费将更注重可量化价值和体验感提升,成为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国潮崛起
从文化自信到全球竞争
消博会不仅是一个产品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国际合作与市场潜力挖掘的热土。当前,国货品牌正以“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从区域市场走向全球舞台。
在海南馆的非遗市集,沉香、黄花梨、鹧鸪茶等传统工艺一一亮相,喜松堂的“鹧鸪乌梅茶”融合海南地道风味,通过直播电商触达年轻群体。得物App展出的老凤祥陀飞轮腕表、伊利联名乳酸菌饮品,以“新国风”诠释传统文化,成为Z世代的生活方式符号。
在科技助力下,喜茶通过自研智能出茶机实现全球门店的标准化出品,3秒制茶误差小于1克;华熙生物以生物活性物原料覆盖70余国市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消博会不仅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跳板。
大疆无人机借助海南免税政策拓展全球应用场景;正大集团推动产业链升级,布局东南亚市场;王府井集团以“中式美学体验馆”展示非遗手工艺,吸引国际客商合作。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国潮的崛起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供应链效率与品牌力的胜利。未来,国货将持续在标准化生产、差异化体验、全球化叙事中寻找平衡,而国际品牌则需深化本土洞察,实现从“市场进入”到“生态共建”的转变。
此外,服务消费场景的创新与融合,正在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消博会上,许多企业通过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
春光食品的展馆设计独具匠心,以海南非遗瑰宝琼剧为灵感,将“观展、演绎、互动”融为一体。观众不仅可以品尝美食,还能欣赏到琼剧名角的现场表演,沉浸式体验非遗的深厚底蕴。交通银行则通过“金融+科技+场景”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体验。例如,数字人民币体验区展示了多种创新支付方式,如可视硬钱包和异形硬钱包。消费者可以通过互动体验了解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流程,并享受“一元喝咖啡”等福利。这种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不仅提升了支付的便捷性,也为金融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博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未来消费的趋势。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健康养生等,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消费将不仅是物质的交换,更是科技、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在这场变革中,企业、消费者与政策制定者需共同探索一条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文化包容的发展路径。而消博会,正是这一路径的起点与见证者。
本报记者任志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