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副刊

伞儿树引起的话题

  走在太原杏花岭区的经园路上,用手机拍了一张挂有伞儿树村民委员会牌子的照片,当时只是因为这个店铺间的名字特殊,后来翻看过几回照片,不由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在一条以现代城市时髦经济体命名的时尚大街上,这个村庄的诗意美名,引人想看看它的模样,哪怕是影子。
  所谓城中村,其实就是城市楼宇里一户户抽屉里藏着农村户口簿的社区。如果仿先民当年给村庄起名字,今天这个牌子上的地名或许就是水泥林。余窃喜偶得“林”字,与树相关,而且历经千百年风雨,独木成林了,只是材质大异,风采不再了。
  地名是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和人的名字一样,来源五花八门。像我们村有个人叫大有,是父母希望他富裕;二虎蛋,是爹妈心中的小可爱;听见叫三大头,转过来答应的脑袋肯定不小;叫四招娣的,保准有3个姐姐;五卫红,一定是个60后;六菊香,她妈虽然为五男二女不堪重负,但喜欢菊花,小院里年年秋天紫色的、黄色的菊花盎然枝头;还有个叫七十六的,不好臆断,听老人们说出原委,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爷爷七十六岁那年抱上的小孙孙!至于八斤就好理解了,生下来就是个结实疙蛋,虽然长大了不一定比七斤半强壮;九圪梁,降临世界的时候,慌不择地,让他妈在大野地受罪。老辈人的故事说起来有点逗,但每个名字都有含义,不仅只是个呼喊的符号。时间,方位,特点,纪念,祈愿等等缘由,是起名字起码的考虑。现代人的文化普遍提高,起名字文明乃至洋气多了,同样还是非常注重内涵的。
  太原有许多秀外慧中的地名,念起来就把你带进深厚的历史时空,唯美的意境任由咀嚼。不说千年龙城内,就是当年荒野东山上那一株亭亭玉立的伞儿树,就足够让人魂牵梦萦了。
  现在很少设立新的村庄,城镇发展迅速,街区、道路不断增加,它们需要自己的名字。街道的命名,是民政大事,从影响说,应该比一个人大多了。可是,因为不重视或不懂得,就诞生出不少以符号而为的符号化名称。比如,嵌之以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的,还有中心意思;而以经、纬加序号命名街道,让我多年不得释怀,方向感倒是强,毕竟只是干巴巴的骨架,没有血肉灵魂。照搬或者随意命名的更多,没有本地特征,没有新意,更谈不上内涵。
  地名是个文化载体,每一个村庄、社区,每一条道路,都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影像,显示着一个地方的风格面貌,像伞儿树一样,千百年顽强地挺立在东山坡,为乡亲们支撑起乡愁的伞。近代以来,国家发生了巨变,出现了不少含义特别的命名,有些十分成功,值得借鉴。如北京的五四大街、建国路、长安街、复兴路;太原的迎泽街、五一路、长治路等等,不仅时代气息浓厚,而且内涵丰富,意境高远。我们欣赏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早年就以祖国各地的名称命名街道,那种包容多么博大,那种境界多么辽阔,每个中国人走上去都觉得自豪。
  想想觉得,起名字做到表面上的名副其实,容易;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别扭;目光短浅、肤浅无蕴,庸俗。街道命名这件事,关系到地理、历史、人文等等方面,弄不好,一街、一城人因之“名声扫地”;起好了,自然惠名远播。

武国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 第2025-05-04期

  • 第2025-05-03期

  • 第2025-05-02期

  • 第2025-05-01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