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健康

安宁疗护 用爱守护生命“余晖”

  安宁疗护是一项以疾病终末期患者为对象的综合性服务,通过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旨在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助其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近年来,我省多所医疗机构开启了安宁疗护探索路径,记者采访了其中几所,深感这项服务是一种深沉而温暖的守护。作为健康服务的重要一环,安宁疗护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用专业与温暖在生命尽头为患者点一盏明灯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一家专注于老年医疗的医院,敏锐地察觉到时代对安宁疗护的迫切需求。2019年3月,在全市率先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当时,这一领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理念到实践,都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然而,重症舒缓科主任、主任医师夏晋蜀没有丝毫退缩,她带领团队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旅。
  科室成立之后,接收的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多是从肿瘤科、重症科、老年病科和疼痛科等辗转而来。为了让这些患者在生命的末期能拥有有质量的时光,市二院精心组建了一支涵盖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等多领域医生的专业团队,并与护理团队紧密协作,全力为患者进行症状控制,力求最大程度为患者减轻痛苦。
  夏晋蜀深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仅凭一己之力远远不够,需要凝聚整个行业的力量。于是,她牵头成立了太原市医师协会舒缓医疗分会和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舒缓医疗分会,参与编写《安宁疗护机构服务规范》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规范》两项太原市地方标准,牵头编写《太原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实践操作手册》和《太原市居家安宁疗护实践操作手册》,为太原市安宁疗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指引。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安宁疗护团队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重症舒缓+安宁疗护”模式。许多从终末期疾病痛苦中走来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了身心的双重呵护。一位61岁女性患者做完腹腔转移癌手术,带着十几个引流管来到医院,家属焦急万分。夏晋蜀带领护理团队迅速行动,梳理归类管路,精心护理。不仅减少了管路数量,还为患者创造了与家人充分沟通的机会,缓解了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虽然后来患者肿瘤复发,但家人在充分沟通后接受了不再进行有创治疗的决定,患者平静度过人生最后的3个月。“用专业与温暖,在生命的尽头为患者点亮一盏明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尊重、舒适与爱,做到生死两相安,这正是安宁疗护的意义,也是人性的光辉所在。”夏晋蜀深有感触。

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患者的尊重与关怀

  在长治市人民医院潞州分院,有一个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地方——潞医安宁疗护病区。自2024年12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这里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在潞医安宁疗护病区,设有20张床位,每张床位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隐私。护士站、治疗室、谈心室、关怀室、配膳间和多功能活动室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患者的尊重与关怀。“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患者和家属的第二个家。”肿瘤内科赵军主任介绍。
  在潞医安宁疗护病区,多学科团队协作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核心力量。这里汇聚了中医、康复、心理、营养等多领域的专家,他们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治疗。“安宁疗护的目标是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持尊严,减轻痛苦,享受安宁。”病区杨伟主任说。
  在一次多学科会诊中,一位肿瘤终末期患者的情况引起了团队的关注。患者因长期卧床,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情绪也变得低落。中医师通过针灸和中药调理,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康复治疗师为患者设计了一套床上康复训练方案,帮助他恢复肌肉力量;营养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订了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计划;心理咨询师则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多次沟通,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家属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希望。”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家属们专程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仁爱相守、敬佑生命”,这是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更是对这段特殊陪伴的认可。“我们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平静,每一位家属都能感受到温暖。”护士长吴倩说。

面对“特殊长者”家庭式照料和服务意义深远

  太原市府西医养中心是杏花岭区委、区政府投资改建的高品质医养结合型养老项目,中心面积3100余平方米,设置床位150张。“我们对有临终关怀需求的长者进入府西医养中心提供服务。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但它又不同于日常的临床护理。当这些‘特殊长者’走到安宁疗护的窗口期时,家庭式照料和服务就会愈发显得意义深远。”该中心主任袁芬介绍。
  2024年11月的一天,患者王某因颅内恶性肿瘤复发化疗结束后住进了府西医养中心。此时的她,已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面色苍白,语言功能也因肿瘤压迫而丧失。袁芬立即带领团队为其制订了照护计划,尽可能地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营养易消化膳食;手把手教会她和家属如何采取舒适的体位,并通过音乐疗法使其放松能安静入眠。
  然而,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王某的病情迅速恶化,开始出现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袁芬立即请来杏花岭区中心医院的专家团队进行会诊,一方面给予药物治疗,缓解痛苦,一方面通过非药物的心理干预,像朋友一样握着手聊天,年前在房间里贴福字、贴窗花,在床上洗头、洗澡换漂亮的衣服,在护理人员和王某丈夫的陪伴和安抚下,她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在王某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袁芬和她的护理同仁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为她减轻了痛苦,维护了尊严,让她在爱与温暖中安详离去。
  目前,府西医养中心与杏花岭区中心医院实现联动,依托区中心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拓展服务深度与广度。杏花岭区中心医院专科医生定期巡诊,及时提供医疗帮助,让长者得到及时的医疗照顾。专科护士随时看望长者,确保动态掌握长者情况,并实施专业护理操作,共同为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服务患者的温情故事,在府西医养中心不断上演,医护团队深刻诠释了安宁疗护这份工作的意义,温暖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田。

本报记者秦洋 本报通讯员郝东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 第2025-05-04期

  • 第2025-05-03期

  • 第2025-05-02期

  • 第2025-05-01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