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

“学华翔”探智造 奋楫科创新赛道

——我省以标杆引领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动力观察

  近年来,我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探索实践的重要生力军,并涌现出一批以华翔集团、中磁科技、天宝集团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
  为引导民营企业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4月27日至28日,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省科技厅举办“全省民营企业学华翔活动”,全省110家装备制造领域优秀企业代表齐聚临汾,观摩学习华翔“智改数转”的创新成果和精益管理的先进经验,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以科技赋能民企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学标杆
共探产业升级新路径

  近年来,我省众多民企立足自身优势,以差异化创新驱动破局突围,在细分领域闯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轮毂电机磁钢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公司正在大力推进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该公司拥有178项授权专利,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持续领跑稀土永磁材料细分赛道。
  山西天宝集团投资2.23亿元建设的“基于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扩建项目”,不仅使企业总产能翻番,还有效提升了其智能化制造水平。该公司紧牵科技创新“牛鼻子”,布局钛合金等新材料高端锻造领域,正在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太原福莱瑞达公司作为我省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行业的标杆企业,其创新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6.5%,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7000万元,获得330余项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自动拆垛系统”“柔性线边物流成套技术装备及其系统”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全省民企创新的标杆,山西华翔集团把全球视野和本土智慧相结合,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布局上下游,打造亚洲最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推动管理体系与创新体系相结合,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形成“人人都是创客”的全员创新创业氛围;通过“精益制造+智能制造”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搭建创新平台快速“招才引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跃升的实践之路,为全省民营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科技创新是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保持竞争优势、占据领先地位的一把金钥匙。学华翔重在学什么?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樊伟强一语道破活动的核心:“学习华翔集团,主要是学习其全球视野、创新理念和精益管理模式。”

守根本
为民企创造更好发展环境

  “通过观察学习我省优秀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我们发现企业在改革创新道路上的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家精神的持续驱动;二是制度环境的有效支撑。”樊伟强表示,这里面,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魂”,一个是制度层面的“根”。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也是晋商开拓进取精神的时代传承。作为拥有创新发展精神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众多晋企负责人带领企业强化现代化经营管理、突出人才团队建设,紧跟科技潮流,在创新中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制度保证。认真落实“民营经济31条”“民营经济20条”等政策措施,我省近年来大力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实现治理规范、有效制衡、合规经营,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引导民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勇于创新、敢闯敢干,有效激发了全省民企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聚焦不足与短板,我省还将继续打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支持重点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协同攻关,集中攻关“卡脖子”难题;定期举办“晋企通”常态化政企沟通服务活动,听取科技企业的诉求,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常态化组织开展“三进四送”活动,重点为科技型企业“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务、送专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举办“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活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强服务
多维培育民企创新生力军

  民营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本次活动,正是我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
  樊伟强表示,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山西民营企业在研发投入强度、高端人才储备等方面仍与发达省份存在差距。全省民营经济系统将以学华翔活动为契机,协同有关部门用好“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帮助民营企业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断打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堵点、难点,合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我省还将培育一批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目前已制定了评价体系和办法,以首创性培育新锐企业,如首台套、首批次、首个产品,以第一性培育领军企业,如第一梯队、第一方阵、第一位置,加快为我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
  从学经验到强根基,从补短板到育龙头,山西民营企业正以创新为桨,在科技兴产业、产业强经济的航道上稳步向前,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注入鲜活动力。

本报记者晋帅妮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 第2025-05-04期

  • 第2025-05-03期

  • 第2025-05-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