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年】忻州师院附小附中项目竣工在即

建成后可容纳6150名学生就读,提供2500个住宿床位

  •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5月13日,在忻州师院附小附中项目建设现场,山西建投二建集团的建设者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地面铺装等作业,向着全面竣工验收目标冲刺。“我们将坚持绿色建造理念,持续优化施工组织,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全力打造经得起时间与群众检验的精品民生工程。”项目负责人侯向勇说。
      作为忻州市重点社会民生类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总造价4.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教学楼、操场、餐厅、宿舍楼、体育馆等14个单体,以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配套设施工程。建成后,可容纳6150名学生就读,提供2500个住宿床位,有效提升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将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建设。教学楼、宿舍楼顶整齐排列的太阳能集热器,可满足师生热水需求。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应用,在减少现场作业的同时,缩短了工期,降低了能耗。该项目钢结构总量超13500吨,需吊装、安装、焊接的构件多达2万余个,其中单体构件最重达8.5吨,钢梁截面最高达1.2米。
      面对这些重量、尺寸不一的构件,项目团队借助BIM技术模拟施工全过程,精准计算每个构件的重心与受力点,以科学方案保障吊装安全高效。施工高峰期,建设者们日均完成450余个钢构件吊装、350余处焊接作业,仅用10天完成3240处钢柱校正,提前21天实现全部建筑单体钢结构主体封顶。
      施工现场,处处可见绿色建造的巧思:雨水收集系统将自然降水循环用于施工降尘与车辆冲洗;永临结合的施工道路预埋地下管线,实现“一次施工、永久使用”;项目办公区的空气能热泵采暖系统,较传统锅炉降低能耗37%;生活区的可周转集装箱板房有效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凭借这些创新实践,项目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绿色建造施工水平“二星”评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5-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