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经

我国全面推行“信用代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印发通知,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简称“信用代证”)。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体现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过去,经营主体办理行政审批等各项事务时,常被要求提供各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这不仅增加经营主体成本,且容易造成行政资源重复消耗。此次全面推行“信用代证”特别提到要建立跨省互认机制,意味着一份报告将实现多地通用,建立了一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信用纽带,是破除地域分割、促进要素流动的有效举措,也为更深层次跨省通办改革打下基础。
  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产生的信息要加强归集共享,中央国家机关产生的信息要推送给省级相关部门。这不仅是中央与地方数据的“纵向贯通”,也有市场监管、公安、税务等部门数据的“横向整合”,折射出我国数据治理格局更加健全,数字政府建设底层支撑更加稳固。
  同时,进一步拓展“信用代证”的适用对象,如更多社会组织和自然人,拓展更多适用场景,如融资授信等市场交易活动,推动全社会营造知信、用信的良好氛围,让信用红利和市场活力更充分释放。
  记者点评:推行“信用代证”,是减证便民与信用赋能的深度融合,标志着传统“证明时代”落幕,对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孟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8期

  • 第2025-05-17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 第2025-05-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