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这个曾经被冷落的餐饮品类,正以出人意料的姿态重回消费舞台中心。数据显示,全国自助餐品类订单量同比激增67%,新注册门店数量较疫情前增长28%,一场静默的消费变化正在餐饮市场悄然展开。
4月末一个工作日的中午,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不约而同走向省城万象城必胜客餐厅。店员们热情招呼:“是预约了自助餐吧?”众人纷纷点头,满怀期待进门落座。据了解,必胜客自助餐活动4月开启,158元一位的价格可享受40多种美食,预售期便吸引了大量食客囤券。“活动期间,几乎场场爆满。”店员介绍,今年的菜单新加了战斧牛排,因为超值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小时候总想着吃遍必胜客的美食,当时经济条件不允许,现在自己赚了钱,一定要在自助餐上吃回本。”“90后”小张说。
与此同时,众多美食博主纷纷探店分享,必胜客自助餐回归在社交媒体上话题热度飙升。这是自助餐市场回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消费者对自助餐模式的认可与需求,也展示了自助餐市场在新消费环境下的发展潜力。
在餐饮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自助餐模式曾历经辉煌与黯淡。十几年前,自助餐凭借丰富品类与高性价比,成为热门之选,金钱豹等品牌一度火爆,排队盛况屡见不鲜。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消费观念转变,自助餐逐渐陷入困境,门店与客流量双双下滑。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来,自助餐市场已悄然回暖。
当下,众多餐饮品牌纷纷涉足自助餐领域,推出各类限时自助活动。省城千峰南路上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厅,晚餐饭点常常一座难求。还有一众连锁餐饮品牌,拿出小食、甜品等部分餐品推出自助套餐,如肯德基的55元自助小食、满记甜品的35元甜品畅吃等,覆盖了不同餐品与时段,更加灵活、实惠的消费形式受到消费者好评。“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一份自助小吃边吃边聊,再合适不过了。”陈女士对这种模式很认可。“五一”期间,盛江山自助料理(钟楼街店)午餐时段,排队就餐号能排到几十号,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越来越多品牌的加入,共同推动了自助餐市场热度上升。从市场数据看,自助餐搜索热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百度指数显示,近一年来,自助餐热度多次上涨,在节假日等时段达到高峰。这表明消费者对自助餐的关注度与兴趣显著提升,自助餐市场正重新焕发生机。
“自助餐能够再度翻红,背后有着深刻的消费心理与市场环境变化因素。”从事餐饮业二十多年的刘先生说。
从消费心理角度而言,性价比成为消费者愈发看重的因素。消费者更加理性,追求以合理价格获得更多产品与服务。自助餐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固定价格下的无限量选择,让消费者感觉物超所值。而且,自助餐丰富的菜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在家庭聚餐、朋友聚会中,众口难调是常见问题,自助餐提供了多样菜品,无论是肉食爱好者、素食主义者,还是甜品控,都能找到满足自己味蕾的食物。
从市场环境看,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品牌需要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来吸引消费者。自助餐作为一种具有话题性与吸引力的模式,成为众多品牌的选择。通过限时、限量等营销手段,营造稀缺感与紧迫感,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再者,社交媒体与线上平台的发展,对自助餐市场回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短视频平台上,美食博主的探店分享、消费者的真实体验反馈,能够迅速传播自助餐信息,放大其吸引力与话题度。
自助餐的逆袭不是偶然,它是消费理性与情感需求的共振产物。在性价比逻辑重构的时代,消费者既渴望掌控选择的自由,又追求社交货币的增值空间;餐饮企业则借助限时稀缺性制造消费引力。这场双向奔赴的消费革命,印证了传统业态的韧性基因,过时的外壳下自会孕育出新的生长周期。
本报记者安晓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