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周刊·学思

提升思政引领力 以系统观念构建保障机制

  

郭强 郑敬斌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构建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唯有强化思政引领力,才能汇聚强大的思想动力与精神力量,确保教育事业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确保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最大效能,必须以系统观念构建全链条式、可操作性强、结构要素合理的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居于“六力”首位。唯有强化思政引领力,以思想政治教育领航教育强国建设各领域,贯穿教育事业全过程,才能汇聚强大的思想动力与精神力量,确保教育事业始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中,要确保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最大效能,必须以系统观念构建全链条式、可操作性强、结构要素合理的体制机制。
  搭建链条完整的全局机制。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青年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承载着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更肩负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应从思想认知观念上认清这一客观事实,进而强化思政引领力提升的整体性意识。要积极整合和优化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有益的要素和资源,厘清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内在联系,实现系统集成、相互促进。要做好思政引领力提升过程中每一链条处的衔接设计工作,进而为思政引领力提升提供系统集成的顶层设计参照。从方案设计——计划施行——问题反馈——顶层设计完善等方面加大对链条衔接处的研判,为构建系统性的全局机制提供最大保障。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教育改革创新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不断优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整体性思政引领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形势需求。
  健全运转流畅的实践运行机制。良性的思政引领力提升运行机制是保证思政引领力走向强大的重要力量。思政引领力之“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思政引领力是“思政”引导、带领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伟大力量。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建设案例库、素材库和在线示范课程库等资源,研制开发精品课件,为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奠定基础。要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思政课与现实社会紧密耦合、与社会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随着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思政引领力提升过程中会面对各种新技术、新思维、新观念等以及设备、场域等新兴要素的涌现,应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建构持续开放的创新要素融入机制。同时,要坚持思政引领力提升运转机制间的相互配合,协同发力,为有效应对思政引领力提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其稳步推进,注入持久性的动力与活力。
  完善结构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思政引领力所形塑的育人优势是长周期的优势。思政引领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而是教育强国战略下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具体彰显。因此,建立完善的推动思政引领力提升的评价反馈机制是应对建设强大思政引领力必不可少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但以思想政治教育领航教育强国建设各领域的制度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要全面考量对思政引领力提升中主体引导整体效度、内容供给精准程度、教育对象内化程度、场域功用的发挥深度等方面的综合系统性评价,完善思政引领力提升中要素系统集成的整体评价机制、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等,以更高质量的思政引领力助推教育强国行稳致远。要突出顶层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关键指标一票否决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立覆盖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库,研制包含认知发展、价值塑造、行为养成三大维度的测评工具。要注重智慧赋能,构建“智慧思政”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追踪思政教育质量动态,建立省域思政教育发展水平数据库,实现教育资源分布可视化呈现与精准调配。要强化师资保障,通过强化制度供给、创新方法路径、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如,完善思政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思政名师工作室”制度,开展跨区域教师协同发展项目,构建包含政治素养、专业能力、育人成效的多维评价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育人保障。(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AKS016)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8期

  • 第2025-05-17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11期

  • 第2025-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