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以下简称“晋中开发区”)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锭子厂的无尘车间,仿佛置身于未来工厂: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雅弧线,十多个零部件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上下料、压装、在线检测等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精度可达0.01毫米……
近年来,晋中开发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实项目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工业机器人手臂不停摆动、精准抓取物料,仓储区自动化立体库实现自动出入货,AGV小车按照指令沿着既定轨道穿梭,一旁的电子数据显示屏上物料种类、库位数量一目了然……5月16日,在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液压油缸分公司生产车间,记者亲身感受到了数字赋能工业的魅力。
2023年8月,晋中开发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率先在太重榆液的314套设备、71个安全巡检点位和18万件产品上正式应用,涵盖产品管理、设备管理、安全巡检、产品溯源等多个方面,贯穿生产、仓运、发货、销售、签收等重要环节,实时掌握生产、仓运及全国异地库的精准管理,便于有效地调拨货物,掌握产品在不同区域的市场占有情况,降低产品库存和运输成本。
打开太重榆液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设备管理平台,大屏幕上跃动的一组组数据引人注目。这些数据、参数均由生产车间自动传送,方便管理人员实时调度。“有了这个管理平台,可以让企业获取数据准确性提升至95%,客户服务反馈时间缩短60%,降低库存积压30%,生产资金节约15%左右,产销供对应更加平稳。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产品赋码超过30万件,为全链溯源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更加高效的产业协同,让我们对做好产品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朝阳说。
晋中开发区倾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家标准、彰显晋中特色的“1+3+3+N”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并以区内液压、纺机、煤机三个优势产业为抓手,以“链主”、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数转中心提速带动全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率先转型。
如今,随着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推进,像太重榆液一样,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的案例也在不断涌现,它们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助推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
产业链集聚,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品牌效应
在吉利汽车晋中基地的生产车间,繁忙的流水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精准地完成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屏幕上,数字不断跳动,实时监控着生产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台出厂的汽车都符合标准。经过严格检测后,它们将驶向全国各地。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山西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晋中开发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制造、数字科技、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系统推动建链、补链、延链、融链、强链,出台了《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重点产业链发展壮大实施方案》,以重点产业“链式整合、链式重塑、链式提升”为举措,以优质企业和优势项目为载体,全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产业基础再造、“数字+”赋能、创新能力提升、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提质提效、开放合作招商等“七大行动”,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链。截至目前,已有30户企业加入省级重点产业链。
晋中开发区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帮助吉利甲醇重卡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吉利醇氢重卡全产业链项目、吉利新车型技改项目,以及俱进汽车座椅等10个零部件配套项目相继落地;围绕信创产业,推动山西光存信息产业园一期投产、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服务保障山西龙湖精密电子产业基地投产;围绕装备制造产业,成立煤机产业联盟,有力促进成员单位特色优势互补、同心开拓市场、协同创新发展……
从“点上开花”到“聚链成群”,晋中开发区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特性,借助强大的产业基础、技术研发、市场运用等优势,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构建起一个个在国内和省内领先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榆次纺机液压专业镇共有218户纺机、液压生产制造和配套企业,其中主导产业企业94户、配套企业124户,已成为我国纺机液压领域建厂最早、品类最全、销路畅通、规模较大、品牌较好的生产基地。
“软环境”支撑,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联动,为我们投资建设全流程至少节省了6个月以上的时间,真是省时省心又省钱。”晋能光伏4GW光伏电池组件项目相关负责人杨立友对晋中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连连称赞,在4GW光伏电池组件项目上,开发区不仅配套了基础设施,还安排专人对接帮扶,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2023年,晋中开发区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十二条措施,建立全方位分阶段招落一体工作机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入区决策程序,有效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晋中开发区大胆创新、深化改革。
——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承诺制、标准地”,实行全域统一区域性评估,提供全程领办代办帮办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现工业投资项目“只进一扇门、服务全承诺、限时全办结、拿地即开工”。
——在全省率先成立产业链发展促进部、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全代办服务公司、招商服务公司、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搭建起覆盖产业培育、企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多方面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保姆式”服务。
——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建设国资运营的投融资平台“晋中开发区基金岛”,规模已达上千亿元,有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晋中开发区打造投资洼地,在政策环境打造、社会环境营造、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切实为经营主体降本减负,让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好的营商环境能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杨立友认为,晋中开发区真正做到了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帮企业解难、助企业发展。
本栏图片由本报通讯员摄
本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