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环保

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践行“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当以史为鉴,传承先辈勤俭持家的文化基因,感悟粮食安全的来之不易,树牢‘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观念。”5月15日,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上,太原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孙德彬以青年之名发起“粮心守护 青春先行”行动倡议,呼吁全体青年携手行动,以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守护中国饭碗,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美团青山计划联合发起的一个大型环保公益项目。旨在通过进社区、校园开展实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绿色低碳实践参与等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
  当天,项目第三期启动仪式在太原科技大学举行,省城5所高校的150名师生、青年志愿者代表齐聚一堂,共绘生态保护青春蓝图。活动仪式上,来自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学院、山西省中医药大学等5支高校志愿团队代表接过象征使命的青色旗帜,他们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在项目创新环节,青年讲师团打造《塑料新生代》情境工作坊,融合知识竞赛、角色扮演、案例解析与校园减塑行动方案设计等多元形式,激发青年学子生态觉醒。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学生代表全程参与工作坊实践,切身感知“舌尖上的塑料危机”。
  活动期间,百名“光盘侠”志愿者在太原科技大学食堂张贴海报,同步开展宣讲行动。临近中午,在该校“德润食堂”,记者看到不少学生正在观看门口张贴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在志愿者的宣传引导下,不少学生纷纷加入光盘行动的队伍,按需按量文明用餐。孙德彬告诉记者:“以前有的同学不在意食物浪费,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共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特别是按需备餐、小份多选,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让节俭之风浸润学习生活场景。”参与活动的青年们也纷纷表示,青年是社会新风尚的引领者,将破除陈规陋习,重塑文明新风,通过短视频、漫画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粮食安全故事,发起“节粮接力挑战”,掀起社交媒体上的“绿色新风潮”。
  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建立“政府—NGO—高校”志愿服务联动体系,推动生态实践常态化,让更多的人关注“舌尖上的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美德,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据悉,本期项目将组建5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后续预计开展十余场次生态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守护三晋绿水青山。

本报记者程国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21期

  • 第2025-05-20期

  • 第2025-05-19期

  • 第2025-05-18期

  • 第2025-05-17期

  • 第2025-05-16期

  • 第2025-05-15期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