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胜 张涵越
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让故事温暖人心、凝魂聚力,从中华文明向度、中国制度向度和人类发展向度出发,以多维视角讲清、讲实、讲活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积极开展对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展现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同甘共苦、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伟大历程,是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新征程上,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注重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实践与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经验,运用好数字化宣介工具,同时放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真实鲜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鲜活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由各民族构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包含着政治文化高度一体的统一内涵、各要素关系相互嵌入的团结内涵和前途命运繁荣进步的发展内涵。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各民族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和心理上的相互融通成为历史的主线,生成天然的亲近感和依存感。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酝酿而成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高度认同的情感纽带,呈现出来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延绵不绝,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生动诠释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善于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鲜活实践,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面貌,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应当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族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突出交融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永恒主题。要充分发挥民间主体和学术主体的作用,鼓励民间主体从鲜活的日常生活素材中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同时强化学术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读阐释,从而形成多元传播主体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通过讲好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鲜活实践,让国际社会更加真实、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话语建设赢得更大主动。
讲好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经验。
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注重讲好党的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立足“两个结合”,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使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意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外界接受度。在实践层面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形成了可供借鉴的重要经验。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就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和关键。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靠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最大的依托和依靠,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精选故事内容,创新叙事方式方法,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更好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
充分激活数智技术赋能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舆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基础算力的普及与应用,数字化媒介平台对各国传播样态和效能产生强烈冲击。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刻把握传播触达全球化、传播主体全民化、传播内容无界化的国际传播新生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传播过程中高度重视媒介技术的研发,不断升级算法技术,建设更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传播平台;把握数字化技术领导权,更好发挥新技术的积极作用,增强权威媒体、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加强数字化技术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宣介的创新与研发;发挥数字化技术宣传阵地整体效能,挖掘各民族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故事;建立数字化技术宣传长效机制,推动建设更加和谐公正的国际话语体系,让国际社会更便捷、立体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总之,要通过技术赋能切实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传播的强大国际舆论场,从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外传播效能。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为立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发展的整体立场和长远眼光出发,阐发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发挥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要注重面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文明特性和制度逻辑,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理念启示和价值引领作用。要在凸显中国特色的同时,用他国民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进行阐释,从而提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要对中华文明中的多元文化对话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张充分认识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通过文明互学互鉴、交流交融来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通过汲取不同文明的有益因素为人类发展提供智慧启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