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省城的外卖骑手张伟在车子上贴上了“告别一次性拥抱可持续”的宣传标语,开始了忙碌。他在老军营街道一家面馆取餐时,将一份绿色生活宣传单主动递给店主,并向店主建议道:“老板,您可以鼓励外卖点餐的顾客在点餐时主动选择‘无需餐具’,这样既减少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又节约了成本,感谢您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绿色贡献。”在随后送餐时,张伟又向顾客李女士递上宣传单,并温馨提示:“李女士,下次点餐请记得勾选‘无需餐具’,这样既能减少浪费,还能攒积分换礼品呢。让我们一起为绿色生活加油吧。”
一中午的时间,张伟在送餐过程中发出了四五十条这样的“绿色提示”,向店家和顾客宣传绿色生活主张,传递绿色生活理念。
日前,“青山计划—追青青年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迎泽区拉开帷幕。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美团青山计划支持,旨在应对外卖塑料垃圾问题,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活动负责人介绍,活动聚焦在省城老军营、庙前街道多个社区,核心目标在于推动“无需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减塑”“反对食物浪费”等环保理念,提升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社区绿色风尚。活动创新举措在于组建“追青青年”美团外卖志愿服务队,经过专业培训,外卖志愿服务队的骑手们将环保知识融入日常,变身流动的环保宣传员。这种基于送餐场景的“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让环保宣传更加精准触达,也更易被接受。
据悉,活动还同步建立了居民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居民通过选择“无需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绿色行为累积积分,可兑换实用生活礼品,有效调动了居民践行环保的积极性。
活动自4月份启动,两个多月时间里,合作商户积极响应号召,应顾客需求减少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累计超过200套,有效带动活动覆盖区域的外卖包装垃圾减量达30%以上,为社区环境改善贡献了切实力量。
“青山计划—追青青年志愿服务”通过创新性地赋能外卖骑手成为社区环保生力军,结合有效的居民激励机制,不仅显著减少了塑料垃圾,更将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精准传递至商家与消费者终端,为构建可持续社区探索了有效路径,展现了多方协作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实践的积极成果。
塑料垃圾尤其是外卖塑料垃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在迎泽区开展的“青山计划—追青青年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是一次极具价值的环保实践,为践行绿色生活、助力减污降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
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作为个体的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做好垃圾分类、选择绿色出行等,让生活更低碳。
本报记者程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