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晋城

拓展实践范畴 丰富活动内涵

晋城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向多元空间延伸

  本报讯 近年来,晋城市文明办在全面推进“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基础上,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向历史文化名村、文化富集地、文化书院、城市书坊等多元空间延伸,不断拓展文明实践活动范畴,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涵,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文明实践网络体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阵地全覆盖向工作全覆盖跃升。
  始终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文明实践站点向红色革命基地延伸。增强阵地意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区推出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凤城开放麦”,以“一场一主题”为特色,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掀起全民参与“新时代理论宣讲”活动热潮。陵川县文明办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平城镇依托义汉村鲜活的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红色历史,将晋冀鲁豫军工十厂展馆、任义汉烈士纪念亭、八路军第二纵队纪念馆等红色旅游场馆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主旋律。
  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推动文明实践站点向古堡古村古建等文化富集地延伸。阳城县依托丰富的古堡民居资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推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上庄村以古建筑群为核心,打造文明实践示范点。引导郭峪古城、砥洎城结合明清古堡的防御性建筑特色,开展志愿讲解、红色文化研学等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推动北留镇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乔氏琉璃”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生铁冶铸”,建立产业文化展馆。沁水县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郑村镇湘峪村、嘉峰镇豆庄村建立文明实践点,开展国学讲堂、廉洁教育和家风教育等,开展古建知识研学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传承保护家乡文化遗产贡献更多力量。
  坚持文旅融合赋能,推动文明实践站点向云端等潮流前沿延伸。阳城县动感骑栖小镇横河镇依托山地骑行特色,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户外运动场景,打造骑行广场、房车营地等设施,开展“骑行+文明倡导”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参与,年接待游客量显著提升。泽州县将大阳镇阳阿学堂、文化大院及高都镇一院十八坊扩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大阳古镇景区持续开展节假日、集日民俗故事展演和夏季乡村村晚演出活动,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路线指引、针线热水供应等便捷服务,变“流量”为“留量”。沁水县龙港镇永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抖音App探索打造“有事您(宁)说话直播间”,以“公益直播+公益课堂”的全新模式,突破传统公益活动的时空限制,将知识、技能和关爱传递给居民,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和互动交流平台,让文明实践更加便民利民。
  以书城晋城建设为牵引,推动文明实践站点向文化书院、城市书坊等文化场所延伸。阳城县通过“文化+阵地”融合路径,将文明实践嵌入全民阅读等场景,建成屯煤书院、海会寺书院、香煤书院,建设东门广场24小时智慧书房、吾军书屋、得之城市书房等,全部对外开放。采用“线上+线下”“直播+回放”方式开展“共读共享·悦读悦心”活动,成功举办21期,直播收视率达1200万+,单场直播收视率最高达130万+,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关注报道。泽州县依托丹河湿地公园和北石店河公园“爱心驿站”、林语书吧、“大智图书”城市书房,新建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共读”激发大众阅读兴趣,培育全民阅读的良好习惯和风尚,提升城市书香气质。(王金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2期

  • 第2025-07-01期

  • 第2025-06-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