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学习周刊·要论

不断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郭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分工合作、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产业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加强,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过程中,要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模式优化,补齐关键技术环节短板弱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继续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制造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以技术创新引领新领域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对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支持,突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短板。加强质量、品牌、标准和市场渠道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服务环节延伸,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可以减少企业人力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有助于推动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开辟智能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也有助于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快研发智能装备和工业软件,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可控能力。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平台支撑、人才培训等政策手段,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成本,支持中小企业大胆创新。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技术、装备、产业、体系协同发力,促进制造业全链条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用能、原料结构优化及流程再造,构建清洁高效低碳能源消费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水平。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扩大数据中心绿电利用,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锻造绿色低碳产业长板优势,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构建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加大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工艺和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企业、园区、行业等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加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参与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降低企业低碳转型成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