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财经

运城农商行探索微供应链金融新路径——

激活“三农”小微新动能

  今年以来,运城农商行针对不同“供应链”行业在供应链结构、运行模式、风险类别等方面的不可复制性,梳理出仓储租赁、商超市场、餐饮行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10个供应链行业,并逐步推出“一链一策”的服务方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
  “在仓储租赁领域,我们采用‘金融服务站+每周四驻点服务’模式,将园区负责人聘为小微‘经纪人’,对园区企业和员工开展转介营销,成功打造了仓储租赁供应链;与中苑宜购合作构建的商超市场供应链,通过全盘掌握下游商户为全区商超供货的交易数据,实现了‘一次调查覆盖全链’的高效服务模式,大幅降低了业务管理成本;在餐饮行业供应链建设中,联合北京早阳餐饮开展‘情暖归乡路,共筑新春梦’、关注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将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对北京早阳餐饮及其下游加盟商提供5000万元总授信额。”7月19日,运城农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文化旅游供应链方面,与“岚山根·运城印象”景区深度合作,创新推出具有金融特色的主题活动,通过嵌入存贷款、信用卡、线上直播、打卡有礼等多元营销场景,实现了业务全面增长。
  同时,该行紧抓政府构建省级重点专业特色镇的政策机遇,联合政府、担保公司形成“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三位一体特色产业供应链,通过风险共担、专项产品、智能风控等举措,破解特色产业“担保难、融资贵”的发展瓶颈。
  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鼓励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更多采取直接服务方式触达供应链企业,积极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利用供应链“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支持供应链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及基于订单、存货、仓单等动产和权利的质押融资业务。
  运城农商行在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先行先试,将“供应链金融”作为破解业务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不断拓宽探索与实践的边界,精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需求,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为“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供应链相关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授信支持1.54亿元,切实满足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金融需求。
  与此同时,该行在微供应链金融的框架下,依托产业链中其他参与者的丰富交易数据、信息流、物流等多元化信息以及先进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分散风险,不断增强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抗风险韧性。
  “延伸链条服务,扩大‘朋友圈’。我们主动出击,整合现有资源构建新型供应链金融链条,依托客户优势拓展微供应链合作网络,引入更多优质企业加入本行‘共赢链’‘朋友圈’,通过定制专属服务方案,深化异业合作,打造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实现银企互利共赢。”运城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核心企业及链上交易数据构建客户数据库,通过上下游交叉验证精准画像,全面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及金融需求,支撑信贷决策与风控。如中苑宜购供应商申贷时,直接通过核心企业流水验证财务数据,减少材料提交,同时以货款支付反推核心企业经营,实现双向验证。此外,通过核心企业信用传导降低链上融资风险,建立担保机制。依托核心企业交易数据动态监控上下游经营状况,构建“信用捆绑+数据风控”双重制衡机制,实现风险可控的供应链金融生态。

本报记者孟婷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20期

  • 第2025-07-19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