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吗?”河津市妇联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刚接通,接线员还没来得及说话,对方就急忙问道。“您好!是妇联!慢慢说,我在听。”接线员立即回应。
对方断断续续哭诉着自己赡养母亲时和弟弟的一些矛盾,以及母亲的偏心。当提出上门调解被婉拒后,接线员没有勉强,只是耐心倾听、疏导,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最后说道:“我理解您的难处,请您记住,妇联随时在身边。”
在这里,有些委屈不需要答案,只需要被温柔接住。河津市妇联主席李静介绍,无论是夫妻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争议,还是家庭成员间的育儿观念差异、赡养纠纷、继承矛盾等,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每一位来访者眼底都盛着一段无人知晓的挣扎与期盼。
在李静看来,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最难的不是依法依规办事,而是如何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带着温度走进当事人心里。
李静介绍,2019年,河津市妇联选派两名家事调解员常驻法院,专职调解婚姻家庭矛盾,实现家事纠纷化解从“法庭判决”向“温情调解”延伸;2020年,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律师、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等专业力量,以“专业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为妇女儿童提供更精准的维权支持;今年6月,成立12338妇联维权服务热线,并入驻综治中心,打造“线上+线下”双轨维权模式,更好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此外,河津市妇联积极推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机制”(红、橙、黄、蓝、绿),对家庭矛盾进行动态监测、分级干预,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矛盾上交”向“源头治理”转变。近5年来,共受理各类家庭纠纷案件2554件,成功调解1124起。
闫书敏 郝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