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晋中市深化改革创新助力企业融资

【向改革要动力 向开放要活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每一株“创新苗”

  “这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把我们的创新‘纸’变成了发展‘钱’。”8月12日,手握新产品的市场订单,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海终于舒展了眉头。
  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是晋中市重点产业链——现代食品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型综合食品加工企业,该公司在区域食品产业升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公司倾力打造的低卡非油炸薯片“薯东方”近期因资金缺口推广受阻。晋中市科技局在走访中了解到海玉园的困难,第一时间将之纳入“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动态清单”。
  针对海玉园这类拥有核心技术但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企业,晋中市科技局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协调其遴选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精准介入。该中心挖掘企业“沉睡资产”,对其核心专利价值进行评估,设计出“专利质押+信用贷款”融资方案,成功推动建设银行为企业注入2000万元,解了新产品推广的燃眉之急,更将无形的技术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市场竞争力。目前,该中心正积极争取为其追加2000万元贷款。
  海玉园成功获贷得益于晋中市构建的“需求发现—精准匹配—高效服务”闭环体系,这套体系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创新主体。专注于不锈钢新材料研发的山西常达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遭遇研发资金瓶颈。晋中市科技局通过常态化银企对接会捕捉到这一需求后,立即“派单”至签约服务机构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其专业团队仅用一周便帮助企业对接银行,成功获批500万元信用贷款。
  近年来,晋中市通过打造立体化服务支撑网络,破除银行对轻资产企业的信贷顾虑,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已召开9次银企对接会,覆盖220余家企业,下沉服务50余家;组织116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省级贷款贴息,2022年至2024年间,56家企业获得立项,争取贴息补贴285.9万元;引入科技保险,为5家企业提供3745万元风险保障,构建起创新风险分担新机制。据统计,通过这套环环相扣的服务体系,晋中市已助力12家科技型企业融资9230万元。一条贯穿“需求挖掘—价值评估—融资对接—政策护航—风险缓释”全链条的改革路径清晰可见,让企业的技术“软实力”成为融资“硬通货”。
  “改革的刀刃,始终对准服务堵点与发展痛点。”晋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海成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张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10期

  • 第2025-08-09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