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桦)8月17日上午,省水利厅召开全省防汛会商调度会议,分析研判近期雨水情发展趋势,点对点调度长治市、临汾市,襄垣县、古县,针对性部署全省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工作。
会议指出,根据近期国家防总办公室、水利部和省防指专题视频会商会议结果,今年以来北方地区汛期暴雨发生次数和综合强度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特别是今年“七下”以来特大暴雨多点散发,强对流、夜雨特征明显,给防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据预测,今年副高南撤较常年偏晚,山西雨季结束较常年偏晚,8月下旬至9月,我省多雨态势仍将维持,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复杂。
会议强调,目前我省仍处于主汛期,各级各单位要主动适应雨区北抬新形势新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坚决扛牢扛实防汛政治责任,学习借鉴各地好经验好做法,继续保持弦不能松、意不可疏的工作状态,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密盯守每一次强降雨过程,全力防御好每一轮洪水,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会议要求,及时总结复盘。近期,全省中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呈现多点频发、局部山洪突发、部分中小河流洪水暴涨等趋势,各地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一线调查研究,针对降雨洪水过程进行总结复盘,总结成功做法,查摆短板弱项,全面提升防汛综合能力水平。滚动会商研判。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与同级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滚动开展雨水情会商研判,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靶向发布山洪灾害、河道洪水等预警信息,提高精准度,延长预见期。严防山洪灾害。紧盯山洪灾害重点防御区和强降雨重合区,突出抓好夜间山洪灾害防御,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特别要强化外来务工、户外旅游和放牧人员的引导管控,转移群众要坚决、果断、彻底,做到应急有响应、撤避有路线、避险有场所、转移要安全。加强隐患排查。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针对水库、淤地坝、中小河流、在建水利工程和涉水旅游景区加强隐患排查,雨前、雨中、雨后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消除度汛风险。强化河道行洪管控。各级河长要加强汾河、浊漳河、滹沱河、沁河等河流的巡堤查险,全面落实河道防洪保安措施,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各级水文部门要加强流域性洪水预报预警,实施跨区域联合会商,综合研判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洪水演进和叠加等风险防范。加强灾后抢修。对经历过强降雨区内的水库、河道堤防、淤地坝等主要建筑物坝体、闸门、启闭机、溢洪道等关键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有损毁的要及时修复,确保过洪能力和正常运行,做好再次迎战洪水的准备。做好旱涝同防。各地要加强旱情分析研判,在不超汛限水位的前提下,统筹做好水库后汛期抗旱蓄水保水工作。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降雨期要配齐配强防汛值班力量,带班领导要坚守岗位,值班人员要实时掌握水雨汛情,及时报送工作信息,重大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