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玲
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政治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加信心满怀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党的历史是高校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实现高校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标,就要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讲授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使学生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党史学习教育则主要突出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突出党的领导地位和实践智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直接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走向,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内容,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主线,是提升“纲要”课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上,党史学习教育与“纲要”课协同一致,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纲要”课的有机融合。
秉持大历史观,坚定政治立场
大历史观是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科学历史观,强调从宏观历史角度分析历史发展规律,通过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分析时代大势。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大历史观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整体性和全局性考察。
一方面,从长远眼光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我国的变化,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明确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凸显党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要有全球视野,通过横向对比同时期中国与他国的发展差异,让学生从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经验中,得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的科学结论。通过整体性、系统性地学习党史,突出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贡献,引导学生透过历史事实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挖掘党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纲要”课要求把握历史主流,而历史主流是由众多生动鲜活的史实汇聚而成,挖掘翔实准确的史料,感人至深的事例,传递党史中的精神意蕴,可增强历史的生命力、感召力,深化学生对历史主流的认识,增强对国家的使命感。百年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案例资源,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党史故事,用活用好党史案例,以生动史实说服、感染学生,夯实学生的历史教育,实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使学生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引导学生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跟党走。要深挖地方党史资源。
山西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如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大捷遗址等;还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如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这些宝贵资源深刻记录了党在山西的奋斗史,凝结了革命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使教材内容与山西历史联系起来,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使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同时,还要积极挖掘影视作品中的党史资源。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演绎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纲要”课的立体认知与情感共鸣。
提升教师素养,加强队伍建设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教师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融入提供人才保障。
一要提高政治素养。教师要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二要提升专业素养。教师要加强党史研究,把握党史深刻内涵,积极参加党史研究专题培训班、座谈会、集体备课会等学术活动,夯实理论基础,发挥好党史的育人实效。同时密切关注党史前沿动态,将研究成果融入纲要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流,透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学理,真正理解“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深化对党的信赖,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创新教学方式,讲好党的故事
高校要加快党史资源数字化建设,搭建云上纪念馆等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党史故事,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手段讲好党史故事,让学生学习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同时,能够理清历史脉络,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丰富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纲要”课的实效性。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革命旧址、战争战役遗址、博物馆等,真切体会党砥砺前行的革命历程,提升对革命历史事件的理解,在亲身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红色专题活动,讲“活”党史故事。采取沉浸式、情景式等小组合作方式,通过演话剧、舞台剧等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情节,演示英雄事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纲要”课有机融合,能增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和历史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教育目标。(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项目“党史教育融入山西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JGSZ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