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智慧化”表达就是要拓宽思政课的内涵、深度与外延。借助红色资源,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感人的事迹为素材,通过数字化利用与场景化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知可触碰的内容,让思政课表达更加有理有力。
红色资源体系化建设是思政课的“硬支撑”
红色资源中的英雄人物事迹、历史事件、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等都是真实感人且极具说服力的素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加强红色资源的体系化建设,是思政课“智慧化”表达不可或缺的“硬支撑”。
强化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与教学涵养。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主体,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注重、善于讲红色故事,需学会从一张图片、一个事件、一句名言、一段音乐等中发散讲出、讲明、讲深、讲好红色故事,让真实动人的红色故事穿透学生心灵、直击学生灵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讲好红色故事,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育时代新人。
提升思政课教师知识修养与能力素养。红色资源作为思政课的“硬支撑”,要求思政课教师知识与能力夯得实,打好建设红色资源库这一“主动仗”,延伸思政课教材知识的“有限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思政课教师既应相互通力合作,也需突出个人研究特色,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地情、校情、学情构建具有学科、区域特色的红色资源库,积极储备、不断更新各类型红色资源鲜活案例,让红色资源成为思政课常讲常新的活源泉。
红色资源数字化利用是思政课的“强引擎”
红色资源数字化是思政课教学新动力,为思政课重构着育人模式的驱动引擎。思政课需要以更加新颖、有趣、多样的育人方式呈现红色资源,助力红色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资源数字化,可以突破思政课教学的时空与地域限制,将红色遗址、场馆、文物等转化为可视可触的思政案例。增强红色资源数字化利用能力,是思政课“智慧化”表达创新发展的“强引擎”。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红色资源数字化利用促使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得以创新,让静态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技术知识讲明背后的红色基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线下学习提供了更加与时俱进、高效便捷的学习资源和渠道,思政课教师则需要以时间为纵轴、以专题为横轴不断更新线上红色资源。
加强思政课教师多元数字化资源的应用能力。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数字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红色历史影像、虚拟仿真实验呈现红色历史场景、红色展馆数字云展叙述红色历史脉络等,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红色历史事件的理解,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资源场景化教学是思政课的“情感纽带”
红色资源是思政课场景化教学的底色,为思政课奠定了铸魂育人的情感纽带。思政课需要以红色资源构建沉浸式历史情境,进行场景化教学。通过沉浸式情感体验、历史与现实联结、师生共情互动,切实将红色资源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实现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旁观到参与、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化,深化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思政课红色资源场景化教学水平,是思政课“智慧化”表达目标实现的“情感纽带”。
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利用红色资源营造沉浸式教学氛围。以一课一言、项链式教学等方式,思政课教师将红色故事声情并茂传递给学生;以角色扮演、情景演绎为桥梁,思政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模拟革命决策、拍摄微视频、表演情景短剧等历史情境的构建与演绎;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作为拓展思政教育的场域,联合开设红色实践基地现场教学;以校内红色活动为牵引,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打造“大思政课”格局。红色故事可感可及,红色叙事声声入耳,红色感悟沁入肺腑。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感知、运用红色资源,形成情感共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通过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利用,还原历史场景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得以“穿越时空”亲历革命岁月、探寻红色印记,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思政课“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在线上参观红色展馆数字云展让学生沉浸式感悟红色资源,通过在虚拟仿真实验室戴上VR设备等让学生亲临式体验革命征程。红色资源数字化利用与红色资源场景化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知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让红色信仰入脑入心,深深扎根于青春血脉之中,从而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价值。
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育人价值和导向功能,将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能够为思政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用好红色资源,赋能思政课“智慧化”表达,能够涵养青年学生凝心聚力的奋进力量,切实提升思政引领力,担当好铸魂育人的使命。(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