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从而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建成14家地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756家,从业人员1.7万人,年营业收入271.7亿元,帮助实现就业、择业和流动223.3万人次,服务就业和人才作用日益凸显。山西潞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于2022年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并于同年投入运营,这是全省首家县区建设的高标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23年被长治市人社局认定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24年成功获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集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31家,年服务企业超千家,推荐就业超3500人次,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4年产业园运营公司成功申请认定“潞城甩饼师傅”为省级劳务品牌,这种升级本质上是通过将地域人力资源特质转化为市场识别符号,在降低用工方筛选成本的同时,为劳动者构建“技能增值—职业发展—创业孵化”的成长通道。当“潞城甩饼师傅”成为行业公认的能力标签,劳务输出便从价格竞争升维至价值竞争,真正实现“培养一个品牌,带动一片就业,激活一方创业”。然而,山西潞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当前入驻机构中约80%仍局限于低端职业中介,亟须构建“四维驱动”进阶路径,实现从“量的集聚”向“质的跃升”转型。
业态升级维度。构建梯度化企业生态矩阵,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中介服务向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的结构性转变。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升级,重点引入全球或全国性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利用其成熟的服务体系辐射本土机构。头部企业的引入不仅能填补高端业态空缺,更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激活本地机构能力跃升。低端业务的动态淘汰机制倒逼机构向人力资源咨询、组织发展诊断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深度锚定“三色经济”主导产业方向:服务“碳基黑”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重点匹配煤化工技术研发、设备运维等高技能人才,支撑煤基新材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型;赋能“钙基白”价值跃升,提供工艺创新顾问、绿色制造培训等服务;协同“智造蓝”技术创新,强化技术经纪人、储能工程师等专业化引育。通过人力资源服务精准嵌入“焦化—新材料”“石灰岩—高端制品”等本地产业链条,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价值攀升的动态耦合。
品牌赋能维度。构建“技艺展示—创业孵化—文化增值”三维赋能体系,整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食材供应链与餐饮管理资源,形成“技艺传承—食材集采—文化营销”全链条服务,核心价值在于将地域文化稀缺性转化为市场区隔力,推动劳务价值从体力计时向文化溢价跃迁,最终实现乘数效应。
数智融合维度。通过数据要素的重组与算法赋权重构人力资源配置范式,突破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双向盲选”困境。搭建智慧服务平台,通过实时捕获企业需求端的动态技能图谱与劳动者供给端的隐性能力信号,如项目经验、技能证书、在线学习记录等,构建多维度人才数字孪生体,为用工企业提供从岗位分析到人才交付的全流程管理。区块链赋能的“技能银行”系统将离散的培训成果、项目绩效等转化为可计量的通证资产,劳动者凭借累积的“技能积分”自主兑换进阶培训或创业授信,形成个体能力增值的正向循环。这种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从“静态档案”到“动态孪生”的范式升级,不仅消解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失业,更催生了“终身技能迭代”的新就业生态,最终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由市场自发均衡向算法优化均衡的质变升级。
政策创新维度。政策体系以动态激励相容机制驱动产业升级,通过“四阶推进”实现精准赋能:生存保障层实施“三免两减”政策(前三年零租金+后两年半价),快速集聚市场主体;业态引导层设立高端业务成长基金,对人才测评、管理咨询等业务按营收给予阶梯补贴,倒逼服务机构突破低端锁定;生态绑定层则创建“服务换权益”模式,机构为本地重点产业输送10名技术骨干即可兑换产业园股权激励。依托政策驾驶舱系统实时追踪补贴转化率与业态渗透率,最终形成“生存—成长—创新—共生”的政策赋能闭环,实现政策资源与产业升级关键节点的精准咬合。
此外,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还要进行成效评估与优化。一是聚焦产业园升级的核心价值创造,构建三维度评估指标体系。经济维度以高端业态营收占比、服务企业渗透率、技术交易转化率为核心观测点,精准量化产业升级的经济动能。社会维度则通过重点产业人才满足率、劳动者职级晋升率、创业存活率等,追踪人力资源配置的质量跃升。创新维度着重考核服务产品迭代速率、产学研合作深度、标准输出能力等。通过“政策驾驶舱”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抓取与可视化呈现,形成涵盖核心指标、监测因子的数字化仪表盘,确保评估结果全面穿透产业升级的真实图景。二是实施动态优化机制,构建“评估—反馈—迭代”闭环。每季度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供需白皮书”,分析产业链人才缺口,根据缺口数据动态调整培训课程和招商方向,确保服务与产业发展同步跟进。(作者单位:长治市潞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