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太原房地产行业在跌宕起伏的大环境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举步维艰中落下帷幕。2023年新年伊始,央行、银保监会便打响了稳楼市“第一枪”。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房价格连降3个月可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春节即将到来,此时出台政策也是为了激活市场,地产消费如果能在春节前后形成一个小高峰,一季度经济有望迎来“开门红”。
在此基础上,我省也是“大招”频出。在金融政策端,金融16条、三支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放开房企融资,并出台了楼市新政36条,支持刚需、改善、人才购房需求,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等内容。同时,还出台了有关公积金、人才购房及补贴、房证同交等一系列新政策,以此达到稳交楼托底,优化持续加码。
市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大幅缩水
2022年,是太原楼市最低迷的一年,在举步维艰中落下帷幕。回首这一年,业内最为期待的清明回暖季、五一升温季、暑期大促季、金九银十冲刺季,无一例外地被零星突发的散点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2022年5月底,太原楼市三十六条新政出台之后,省城楼市全年唯一出现的成交激增昙花一现;一个月之后,楼市再度回落到政策前的惨淡。
据记者调查,省城商品住宅2022年全年累积成交面积不足400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的634.39万平方米,缩水了四成之多。令人感到无限唏嘘的是,2022年省城六城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却是2016至2021年6年间最少的一年,2022年省城楼市继续探底。相比2018年,省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一度高达千万平方米,买房置业成了全民狂欢,开盘业绩超过10亿元的纯新项目比比皆是。虽然楼市成交量锐减,但太原商品房均价依旧坚挺,以2022年12月太原房价为例,据房天下数据,2022年12月太原楼市均价11167元/㎡,环比下降0.6%。12月份共有8项目调整价格,其中,1项目涨价,7项目降价。因新盘入市、老盘出清、楼盘调价等因素影响,六大区房价也在持续变动中。其中,杏花岭区12月均价8702元/㎡;小店区12月均价12620元/㎡;迎泽区12月均价10489元/㎡;尖草坪区12月均价8800元/㎡;万柏林区12月均价11069元/㎡;晋源区12月均价12500元/㎡。与2022年11月份相比,2022年12月太原六区房价较上月5跌1平。其中,尖草坪区房价与上月持平;杏花岭区环比下降0.38%、小店区环比下降0.23%、迎泽区环比下降0.2%、晋源区环比下降0.36%、万柏林区环比下降0.52%。
政策:利好政策出台推动市场信心恢复
记者整理了2022年太原楼市相关的重要政策:我省出台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房屋预售款实行全周期监管。施工进度达到地上主体工程±0.00以上未达三分之一的,监管账户留存余额不得低于重点监管资金总额的85%;施工进度达到地上主体工程封顶的,监管账户留存余额不得低于重点监管资金总额的40%。我省还出台《关于全面推广“房证同交”“地证同交”改革的意见》,为全省范围内推广“房证同交”“地证同交”改革确立目标和路线图。
此外,太原二手房“带押过户”正式启动,拿出了全国领先的“太原方案”。主要体现在没有指定第三方机构参与,办事成本低;仅需办理转移登记及抵押权变更(转移)登记,办事环节少;新旧贷款不挂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贷款额度和利率,群众体验好;银行负责资金清分和结转,资金安全高。闲置商品房有望转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房地产领域,我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加大租赁住房土地供应,并探索盘活闲置商品房用于补充保障性租赁住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春节前夕,不少房企虽未公布成交数据,但也在节前造势,推出特价房、春节暖场活动等。诸如各大知名楼盘在节前的活动中优惠力度非常大,有的推出几套特价房,折后单价7字头起,来吸引购房者;有的则是大力降价,均价8500元/㎡等等活动,整体来看,各楼盘“以价换量”特点较为明显,但效果是否明显仍待考究。在市场预期不足的行情下,利好政策的出台有望推动市场信心恢复。
太原某知名房地产销售薛总分析: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成交,楼市就会慢慢回暖。但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尚未可知,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保交付”,只有复工,才能让业主看到希望,市场信心才有望慢慢恢复。
落地:房企要抢抓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
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为更好推动国家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政策在我省落实落细,省金融办联合省住建厅、人行太原中心支行、山西银保监局,组织保利、富力、中正等房产企业和省内主要银行机构,召开金融支持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解读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关于房地产“十六条”新政内容,研究推动金融政策更好支持我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看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房地产市场下滑、保交楼压力加大等形势,政府、金融、房企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稳定预期和信心,更加发挥作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稳步推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此外,政策落实再加力,从忠诚履职的角度做好房地产企业综合化金融服务工作。相关部门、机构要强化对房地产市场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奋力推动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发挥更大作用。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要在落实信贷增量政策、征信政策等方面多发力;山西银保监局要在督促金融机构成立稳定房地产工作专班、满足房企贷款融资需求、保障消费者权益、完成保函置换、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多发力;住建厅要在统筹做好保交楼工作、指导各地用好专项借款额度政策、落实好房地产管理政策等方面多发力;银行机构要着重挖掘信贷供给潜力,密切对接总行,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争取更多资金服务我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
房企主体再努力,积极转变发展模式,为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担当作为。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敏感性和敏锐度,积极作为,全力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坚持诚信经营,维护行业良好形象;抢抓新政策带来的新机遇,持续提高住房品质和服务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