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也能挑起重担。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为进一步展示新时代最美巾帼风采,从本期起,本报开辟巾帼风采专栏,展示我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妇女典型和感人故事,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巾帼力量。
她叫徐丽风,是吉县西关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性格开朗、活泼,由于身材娇小,1976年出生的她和老公一起出门还经常被不熟悉的人误解成“父女”;就是这位透着几分“傻根”气的她,却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
百善孝为先,结婚24年没分家,婆媳没有红过脸,妯娌间和睦的让人妒忌,两个外甥更是和小舅妈无话不谈,就连让人头疼的姑嫂关系在一件小事上处理的让全村人打心底佩服。记得那是2014年春节刚过,大姑子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撇下待高考的儿子和刚考上研的闺女撒手人寰,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大姑子悲痛过度,万念俱灰;为了便于照顾,她依然决定把大姑子全家接到自己家里,别人都不理解,笑她“傻”,伺候年迈的公婆们还嫌不够,还要照顾他们嫁出去的闺女;她却笑着说:“没事,出嫁还是家里人,谁都有困难,我累点没什么”,从此傻傻的她除了上班、家务外,还得安慰悲痛的大姑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148天精心呵护鼓励下,大姐一家又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目前两个外甥都完成学业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大姐也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
“为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风雪”,在别人眼中,与家人相处她“傻”,但和邻里交往就多少有点“滑”,由于她是村民口中所谓的“知识分子”,帮助老人各项远程年检便成为她每月的“基础课”,到点上门服务已经让大家养成习惯,还有好多老人都误解为她兼职社区工作呢。辅导孩子们作业便是她的“选修课”;大伙说她“滑”,还得从“选修课”说起,由于她说话声音特别甜,也从不打骂学生,村里的孩子们都愿意上门找她义务辅导作业,家里小果园的农活经常无法顾及,后来也不知道谁倡议的,每逢苹果套袋时节,周围邻居不管多忙,都会自发帮忙一天,就这样每年苹果套袋人工不管多紧张,家里的苹果都能按时套上,因此大伙都说她“滑头”。
“为母则刚”其实才是她师德的真实写照。2017年的一天,四年级一名女学生,因和家里人闹了点小情绪,放学后一直没有回家,这可急坏了学校的老师们,为了提高寻找效率,大家决定分头搜寻,她主动要求去最偏僻的柏浪沟,领到任务后,她独自推着电动车,迎着阴森森的沟风前行呼唤,当听到孩子找到的消息后已经夜里12点了,才发现电动车没电,面对黑黑乎乎的四周,她感觉害怕极了,急忙给老公打电话发位置,才发现自己竟然走到了人迹罕至的柏冷沟后沟,面对丈夫的埋怨和絮叨,她沙哑地说:“孩子终于找到了”,开心的也像一个孩子。
为了更好培养孩子,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她从教十多年,始终坚持学习,先后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和心理咨询师证等,多次都被评为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
大家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更是孩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用她自己平淡的言行演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也像冬天的火,悄悄地给别人送着温暖,她更像夏季里的树荫,移到哪里,哪里凉爽。
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