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退休了,离开了几十年辛勤耕耘的工作岗位,但在日常的生活里,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一颗初心,忠诚于党,服务于民,用真实的行动践行着新时代老党员的使命。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第十一党支部赵贵虎、陈学明等老党员干部犹如跃动的红色因子植根于凤城大地,渲染一片色彩,活出一片精彩。
热衷公益不忘党
赵贵虎同志退休不忘党,曾经的军旅生涯磨炼了身心意志,锤炼了党性觉悟,他始终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家乡的土地上、在邻里的口碑里、在社区的街道上、在学生的心目中,都留下了他乐善好施、不计报酬、甘心服务的感人事迹。
每次回到陵川偏僻的家乡,他都要走进老乡的家里坐一坐,看一看村上的孤寡老人、贫困儿童,为每人放下200300元用于购买些日常用品。在他的眼睛里见不得有困难的人和事。汶川大地震、新冠病毒感染等事件发生后,牵动着他的心,他主动向组织捐款1000元。别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他说:这是我应尽的义务,捐1000元不多。他还是一名慈善市民,每年向慈善总会固定账户捐款。
传播传统文化是他的一块心结。他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在工作之余,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为将中华书法艺术这块瑰宝在中小学生中扎根,从2016年到现在开办了书法培训班,利用每周六、日、寒暑假全天时间,义务为中小学生传授书法技艺,到目前受益的学员近100人,有的已经大学毕业踏入社会。
每年春节前夕,是他最繁忙的时候,为邻里、社会群众赠送春联是他必做功课,起早就开始研磨挥毫书写新春对联,一忙就是6、7天,赠送春联300余幅。除此之外,还参加社区、银行等单位贺新春写春联活动,脱贫攻坚送温暖赠春联下乡活动等。
服务群众回报党
陈学明同志退休后,没有忘记一个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积极投入到了服务群众工作中,为组织分忧解难,回报党的教育培养之恩。
新冠病毒感染发生后,他组织机关第十一党支部老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防疫活动,自觉维护核酸检测秩序,主动宣传防疫知识,组织党员捐款,提醒党员干部遵守疫情防控纪律不信谣、不传谣等。
原晋城市工商监督管理局52号居民住宅楼水网、暖气等都已老化年久失修,直接影响到住户的吃水、取暖,有的住户发牢骚埋怨原单位不管此事。面对存在的实际困难,他给住户做思想工作,不要什么都找单位来解决,并主动挑起改造水网、暖气的重任。在改造过程中,他亲自起草申请报告、情况说明、各种表格,征求意见书、协议书、施工合同书、改造方案公示报告、工程预算报告、结算报告、竣工质量验收报告等各种文件资料200多份,收集整理相关法规政策文件依据6份,设计水暖改造方案3份(含施工方案示意图);联系政务大厅、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市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相关部门30多次,申领维修资金20多万元;联系监督建筑公司解决了困挠52号楼住户多年吃水难、暖气冷、居住差等难题。
为落实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他又主动承担起52号楼住户不动产登记工作,整天费心劳力、东奔西跑,既当宣传员,又当联络员,更是办事员。经过半年多与不动产交易中心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52号楼住户全部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消除了他们的心头病,为推动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奉献社区感恩党
玫瑰也铿锵,巾帼比须眉。丁保花、李翠先等女同志退休了,但不忘党的恩情,深知是党给了她们工作的机会,才有了今天幸福安稳的生活。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她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犹如绽放的玫瑰,愈发铿锵、愈发坚韧。丁保花同志加入晋城环保组织,利用周六的时间到社区捡垃圾、清扫卫生,义务宣传环保知识,用行动带动社区居民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卫生,建设美丽社区。李翠先同志利用自己的文艺特长,参加社区组织党的宣传活动,一曲曲悠扬的口琴曲表达了对党深深的爱,一段段鲜明的韵律舞出了对党浓浓的情,每次社区的文艺活动总闪现着她活跃的身影。正是对党浓厚的深情,才激发起她们融入社区、奉献社会的激情。她们的点点滴滴为晋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成功创建注入了一份活力,尽到了一份责任。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他们紧跟党的步伐,永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于点滴中折射出初心使命,于言行中体现出担当责任,用自己的光和热点亮生活、照亮人生。
司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