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2版:市场监管

织密安全监管防护网 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

——大同市云冈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工作纪实

  •   大同市云冈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坚持以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为重点,积极主动服务云冈区经济发展大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市场管理工作,优化服务举措,加强信用监管,创新维权理念,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守住安全底线。

    紧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大安全领域,全面织密安全监管防护网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该局针对云冈区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特点和现状,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和重要抓手,通过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整合提升监管队伍、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多项举措,让“服务跑在风险前”,不断探索从源头消灭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运行体系。迄今为止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压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严把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加大对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三小”企业的监管力度、开展餐饮企业油烟污染治理工作、开展食品专项抽检,强化风险排查、深入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加强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管,积极探索“以网管网”监管新模式。
      加强药品市场监管,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加强疫苗监督检查、加强对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的双随机检查、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检查、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及使用单位的日常检查。该区现有药店324家,目前已实现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100%注册使用三晋通小程序,及时准确记录“一退两抗”药品实名销售情况。同时设立24家零售药店“哨点”企业,加大对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抗菌药这四类药品的监控力度。
      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云冈区共有在用设备5700台(其中,锅炉188台,压力容器2846台,电梯1344台,起重机械1018台,厂内机动车辆279台,大型游乐设施25部)。在用压力管道工程24个,在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共计411家,涉及27个乡镇街道,27个市场监督管理所。积极开展中秋、国庆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开展冷库及制冷特种设备排查整治工作。突出排查整治冷库、食品加工厂、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等场所的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重点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安全风险管控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坚决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深入宏大乙炔厂、云冈石窟、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并进行安全宣传。

    夯实市场监管工作 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年报工作。强力推进“一张网”建设工作。2022年,企业年报率83.7%,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70.6%;加强事中事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该局始终坚持一手抓商标兴区战略推进,一手抓知识产权保护,全区商标、专利申请数和注册量呈较快增长趋势;加强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该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建立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和服务机制,加强网络等市场的监管,促进网络经营有序、健康发展。加强《山西省网络交易监测中心系统》监测频次,积极引导监督平台内经营者合法经营,切实维护网络交易市场正常秩序;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积极开展云冈区“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电、供气,物业)规范工作,指导规范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药店明码标价;开展产品质量监管,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紧紧围绕产品质量监督及认证认可部署工作,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查、治、管、扶、建”多管齐下,不断推进质量监管工作;开展质量计量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该区有75家企业公开标准222项。助力云冈区杨家窑村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加强化妆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化妆品、劣质不合格化妆品及虚假、非法宣传等行为,保障化妆品使用安全。该局认真落实抽检管理职责,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要求

      该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重点,认真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该局自组建以来,坚持每天利用晨会时间组织集中学习,认真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和谈心谈话活动,并先后安排党员干部参加省、市执法办案、食品快检、特种设备监管、药品和化妆品不良反应培训400余人次;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管,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组建以来,该局认真组织梳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加强“权责清单”的动态管理、组织开展案件评查、加强法制宣传培训等手段,不断提升全局人员法制意识。

    本报记者庞善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09期

    • 第2023-03-07期

    • 第2023-03-02期

    • 第2023-02-28期

    • 第2023-02-23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