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章大军)3月27日,太原中院举行全市法院“反规避执行”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专项活动动员大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冯少华、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勇存出席会议。会议宣布,太原法院将集中开展为期13周的“反规避执行”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专项活动,最大限度及时兑现胜诉当事人权益,助力太原市营商环境建设。
此次专项行动将重点打击包括以暴力方式抗拒执行、拒不腾退房屋、虚假报告财产、为恶意拖延执行假意和解、虚假诉讼等36种阻碍财产调查处置、被执行人隐匿、转移隐匿财产、滥用司法程序规避执行的行为,确保“反规避执行”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专项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于昌明强调,攻克执行难意志不动摇、再坚定。兑现不了判决,正义依然没有实现。此次专项行动是市企业破产暨执行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决策,全市法院要高度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坚定信念不动摇,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135执行机制”构建不动摇、再提升。贯彻“一个理念”,确保执行方法和执行效果有机融合。加强“三个统一”,坚持全市法院“一盘棋”。推进“五化”建设,提升执行水平;加强执行工作保障不动摇、再强化。提升执行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执行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用好信息化和失信惩戒两把利剑,保障执行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执行方法创新不动摇、再破题。完善预拘留决定书、“执破协同”“司法审计+三预”等工作机制,提升反规避执行能力,用三至四年时间逐步消除终本执行“僵尸企业案件”;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再精准。加强执行队伍建设,严要求、实作风、真担当。加强终本案件规范化建设,让报告财产令成为“老赖”头上的“紧箍咒”,切实提高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综合治理执行难路径不动摇、再聚力。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执行难的合力,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下午14时30分,随着一声行动命令,“反规避执行”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截至当晚18时,两级法院共采取限制高消费116人、纳入失信64人、搜查2处、强制腾房1处、拘传46人、拘留18人、移送拒执1人、执结130案、执行和解54案、结案标的3613.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