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章大军)4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从公正司法、监督执法、打击犯罪、依法行政等不同角度介绍我省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翟瑞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苑涛,省公安厅一级警务专员马润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武小勤,太原海关一级总监丁三寅分别就各自职能角度介绍了有关情况。
翟瑞卿介绍道,2022年度,全省法院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711件,同比增长22.51%。审理民事案件3529件,其中专利权纠纷案件607件;商标权纠纷案件1122件;著作权纠纷案件1508件。审理刑事案件173件,对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使用刑罚手段予以严厉惩治。审理行政案件9件,有效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执法。
目前,在全省形成了1个高级法院+12个中级法院+12个基层法院的三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格局。出台《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实现了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水平。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协助组建山西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诉源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建立知识产权案件技术调查官制度,着力破解技术事实认定难问题。
依托省综改区汇聚高新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区位优势,组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人民法院,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与省检察院、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省综改区共同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基地,示范引领、精准执法。在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巡回审判庭,三级法院选择典型案件常态化审理,邀请相关人员旁听观摩,有效提升审判宣传力度。
三级法院与辖区内开发区、创新企业建立常态化调研对接机制,开展对“汾酒”“广誉远”“沁州黄”等特色知名品牌保护专题调研,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的“履职清单”,主动了解掌握企业的需求期待,释法解困,清单式精准服务。
新闻发布会上,省法院向社会发布8起典型案例,涵盖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特许经营、信息网络传播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民事、刑事案件,彰显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的价值取向,营造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