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法治天地

脱贫致富领路人 乡村振兴实干家

——记山西省干部驻村工作模范第一书记于伟

  2018年9月,于伟被太原中院派遣参加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扶贫工作得到广大认可,多次考核优秀,多次获得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2023年被省乡村振兴局、省人社厅表彰为山西省干部驻村工作模范第一书记。
  位于太原市阳曲县北小店乡的海子湾村,气候寒冷,沙土较多,作物品种较为单一且产量不高,曾经是典型的贫困地区,也是实实在在的脱贫攻坚“硬骨头”。于伟自2018年9月被选派到阳曲县西凌井乡海子湾村驻村帮扶,始终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对贫困户从严、从实、从细帮扶,海子湾人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虽然路途曲折,但一下车,宛如进入世外桃源,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一切是那么朴素宁静。”回想起第一次走进扶贫村——海子湾村的情景,第一书记于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为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他吃住都在村子里,与海子湾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启了驻村扶贫之“旅”。

深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

  驻村期间,他带领驻村队员走访帮扶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收入情况及困难之处,并进行慰问;深入海子湾村巷角落、田间地头,走访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庄户好手等,基本掌握了村内的资源情况,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

谋篇布局,做到履职奉献

  在帮扶单位太原中院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并协调加工设备,建成农产品加工厂,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新源泉;为畅通农产品销路,他协调多个部门,连接村加工厂和主干道之间的一条运输通道迅速打通;立足太原中院法律专业优势,结合村民的诉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法律援助。

以人为本,解决紧要问题

  他积极联系农技站、种子站等相关单位,协调更换改良的优质品种作物,并提供农业种植技术支撑;在得知海子湾村存在水质安全问题后,修缮新水塔和一口200米深的水井;开设爱心超市,2018年以来,帮助销售贫困户自产的小米、土豆、豆腐、粉条、西红柿、红芸豆、豆角、玉米等农产品10万余斤。
  群众的认可是对第一书记最高的褒奖,于伟用真心换来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用真抓实干换来群众的满意与赞美。村民都说,海子湾村这几年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增强了,而他还将会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乡村振兴的实干家。

本报记者章大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8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