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法治天地

铁骨柔情,写下执行“最优解”

  张祥春,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太原中院执行局一级法官,执行局第四团队负责人,累计执结到位金额超过10亿元。2022年,张祥春团队办理执行案件953件,多件疑难复杂案件、长期未结案得到化解。
  张祥春原本在行政庭工作,2021年轮岗到执行局。多年的行政庭工作经历给他留下最多的,是一份体谅群众难处的心和被磨出来的好脾气。干了执行以后,这些印记转化成了匡正扶弱的侠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支持着他千方百计兑现判决,寻找着执行工作的“最优解”。

一追到底

  2021年,为了加快生效判决的兑现速度,同时给基层法院减负,太原中院从基层提级执行案件1979件,张祥春团队也承办了340余件,申请人某劳务公司与被执行人某建筑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就是其中的一件。
  这件标的额仅6万元的案子,张祥春团队辗转多地执行了8次,最终执行到位用了将近3年。
  一拿到案件,团队向被执行人某建筑公司邮寄了相关文书,显示无此单位退回。多次通过网络查控发现该公司名下仅有1700元,无其它财产信息。将这1700元冻结扣划返还申请人后,张祥春团队前往被执行人公司工商注册地调查,发现公司已不存在且未找到法定代表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此时,申请人提供了被执行人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某的联系电话。张祥春立即传唤其到庭,朱某满口答应却将法院电话拉黑,再次消失。而此时,根据在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的工商档案信息显示,被执行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经于2021年变更为一个叫马某的人,从表面看,朱某已与公司没有关联。
  案子陷入僵局,张祥春没有放弃。他安排团队兵分两路,前往马某和朱某的户籍地平遥和榆次查找线索。经查,马某是平遥某村村民,经亲戚介绍,收取朱某300元后把身份证借给朱某,并由被执行人公司监事宋某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手续,马某对公司事务一无所知。而另一路传来了好消息,在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下,在户籍地找到了朱某。
  在朱某的带领下,张祥春找到了被执行人公司的实际经营场所,并查扣了公司办公场所内的空调、电脑、打印机等物品,并对拒不配合调查的朱某和宋某依法羁押。查扣物品经公开拍卖拍得5.9万元并已返还给申请人。
  实际工作中,被执行人像这样隐匿财产、逃避执行的情况并不少见。面对这样的案子,张祥春的回答就是锲而不舍,一追到底。

放水养鱼

  与东躲西藏的被执行人拼决心比耐力,对于张祥春来说,只是寻常事。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的案子才是最让他为难的。
  “硬逼不是办法。”张祥春说。在很多人的眼中,执行法官应该是雷厉风行、硬核手段。但在张祥春看来,执行不是那么简单,简单粗暴未必能解决问题,要用心用情用智慧。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有的创业者、小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既要办了案子又不能影响了企业,两者之间求得平衡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太原某知名电器经销企业,有众多门店、六百多名职工。张祥春团队承办了9件该企业为被执行人的系列案,均为职工追索工资报酬,总标的约13万元。
  本地知名企业,9件案标的13万元,案子虽然不大,但他隐隐觉得没那么简单。到该企业调查后才发现,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无法营业又遭遇银行抽贷,资金链断裂,已在倒闭边缘。因为职工工资发不出来,与9个申请人相同情况的还有600余人,也就是600件“准执行”案件。而作为此时的被执行人,账上基本没有资金,若强行处置资产,只会加速该企业的倒闭,申请人的利益也难以有效保障,还会带来数百个后续执行案件。
  张祥春一趟趟往该被执行企业经营地调查,一堆库存电器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款式旧但机器全新,如果变现既可以兑现工人工资,也不影响该企业的运营。张祥春的思路该公司却不太赞同,他们担心低价起拍亏本但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几番沟通之下,全新电器五折起拍上线。然而却少人问津,大部分流拍,只拍卖到3720元。一定要想到办法。在参考兄弟法院经验之后,张祥春打出全新电器“1元起拍”的办法,吸引了众多的买家参与,所有库存电器全部溢价拍出,共拍得57730元。
  张祥春把两次拍卖款共计61450元按比例发放给申请人后,再次给申请人做沟通工作。最终说服这些老职工与该企业达成和解,同意被执行人每月只需拿出2710元来履行9件执行案件的剩余执行标的,为后续案件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督促该公司尽力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就这样,张祥春用善意执行向该知名企业给出了执行案的“最优解”。
  2022年11月,一封来自被执行企业的感谢信放在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于昌明的案头,信中称,感谢太原中院“集中提级执行”“活水养鱼”的正确措施为该企业恢复经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如今,该企业综合经营得以基本恢复,并积极推进在纳斯达克OTC上市工作,后续将通过债转股方案,彻底解决员工欠薪问题。
  因案施策,刚柔并济,坚定目标不放手,于细微处寻转机,张祥春用累计执结金额10亿元,给出了什么是一名优秀执行法官这一命题的答案。

本报记者章大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