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购物时,不少商家都推出了微瑕商品,宣称“不是包装有磕碰”,就是“产品有小瑕疵”,但都保证质量过关不影响正常使用。而就是因为有些许“小问题”,价格却是一般正价的一半甚至更少,引得消费者纷纷关注。
“大放漏,微瑕福利特价秒杀”
6月6日晚间,记者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在线上某直播平台观看了一场文具品特价销售的专场直播,在直播中,主播告诉屏幕前的消费者:“咱们一款一款过产品,每个产品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本子,上边的铁钉稍微有一点儿锈了,就这一点儿问题;再比如这个文具套盒,就是运输途中挤压了,包装不太好看,里边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还有这些本子,甚至都没有毛病,就剩这么点儿库存了,我当瑕疵品给大家一并处理了。每款商品有哪些问题我都会一一展示给大家,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大家能接受的再拍。”
类似这样的直播间不在少数,衣物、玩具、饰品等等。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瑕疵品的销售在二手交易平台更为火爆,卖家纷纷标注上“瑕疵好物”“轻微瑕疵”等标签进行销售。
记者采访了部分消费者对瑕疵商品的看法。消费者张女士认为:“瑕疵品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它的价格,全新的商品用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确实很‘香’。”但也有消费者表示顾虑,消费者李女士认为:“现在接触到的瑕疵品基本都是小品牌或者没有什么知名度的商品,其原价究竟是多少我们并不知道,不排除商家为了促进销售而故意说成是瑕疵品的情况存在。”
追求性价比的同时警惕背后的消费陷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微瑕商品并不是商家说的轻微瑕疵打折促销那么简单。首先是瑕疵轻重问题,在某陶瓷盘子销售店铺中,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反映产品瑕疵严重、有明显磕碰或者裂痕,并不是商家所描述的仅仅是包装问题。另外,还有产品价格问题,在某商家推出的49元鞋子惊喜盲盒中,商家宣传49元可以随即购买一个盲盒,里边会放一双品牌鞋,鞋子微瑕但价格便宜。然而,有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同样的鞋子在其他平台的售价也是49元左右,并没有价格优势。更有甚者,有消费者反映,收到的产品虽然有吊牌,但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去找商家理论时,对方却说:“微瑕商品不退不换,在出售之前就已经告知了,所以没办法办理退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业内人士介绍,庞大的网购量背后会存在一定比例的售后率,因此微瑕品、二次处理商品会一直存在,同时,随着消费群体对瑕疵商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该类型的销售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微瑕商品不退不换合法吗?
针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所谓微瑕商品,太原市市场监管局消保科科长刘斌提醒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那么商家是可以进行销售的。但是,商家在销售时如果将有瑕疵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则属于欺骗消费者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消费者也要警惕背后的消费陷阱,追求性价比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是否需要、与商家协商好售后问题处理方式等等。”
不少消费者存在这样一个疑虑:购买微瑕商品,真如商家所说不退不换吗?记者咨询了山西成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闫艳军,他说道:“瑕疵商品、特价商品、清仓处理商品等不退不换是不合法的,经营者自己制定的该规则无效。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但是,闫艳军强调,如果是商家预先告知的瑕疵商品,消费者知晓并已经接受的,也就是在双方已经协商好的情况下,商家可以不退不换,但收到货后发现瑕疵问题与商家事先告知的不符,同样可以进行维权。
本报记者余嫱